一宿龟峰寺,登临愿不虚。
岩花僧定后,山果客来初。
峭壁时亏蔽,孤云递卷舒。
愧无康乐手,疑有子长书。
【注释】
宿龟峰:即宿在龟山寺。一宿,即一夜,指一个晚上;登临愿不虚,意谓登上龟峰,愿望得以实现,没有虚度。
僧定后,僧人在禅房打坐,入定之后。孤云,孤高的云彩,这里比喻隐士。康乐,谢灵运字,东晋时期著名诗人。子长,司马迁的字,汉代杰出的史学家。
峭壁时亏蔽(kē bì shí kāi bì),形容山势陡峭,岩石重叠,高峻险阻。孤云递卷舒(duì juàn chuán suō),孤独的白云随风舒展开来。孤云,孤高的云彩。
愧无康乐手(kuì wú kāng lè shǒu),没有像谢灵运那样的才能。疑有子长书(yí yǒu zi chángshū),好像有司马相如那样的才能。
译文:
我一夜住在了龟山寺,登临此山的愿望实现了。
僧人在禅房打坐后,岩花开放,山果成熟,是客人来访之时。
山势陡峭,岩石重叠,高峻险阻,孤高的云彩随风舒展开来。
我没有像谢灵运那样的才能,怀疑我有司马相如那样的才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夜宿于龟山寺后的即兴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热爱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之情。
首句“一宿龟峰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登临此山的愿望已经实现的心情。“一宿”,即一夜的意思,表明诗人在短暂的时间内便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岩花僧定后,山果客来初”,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岩花在僧人们的打坐之后开放,山果在游客们到来之初成熟。这些细节都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诗人转向对山景的描述。“峭壁时亏蔽,孤云递卷舒。”这句诗通过对山峰和云彩的描绘,展现了山的雄伟壮丽和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仰之情。他感叹自己虽然无法达到谢灵运那样的文采飞扬,但却能够感受到如同司马相如般的文笔魅力。
最后一句“愧无康乐手,疑有子长书”,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有着一定的才华,但与名垂千古的文学巨匠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自谦的态度不仅体现了他的谦逊品质,也反映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住宿、观花赏月以及登山望远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