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中秋月,长安向北城。
高梧云意薄,小草露华清。
气候关寒暑,天心忌满盈。
孤亭虚四壁,着意傍人明。

中秋对月二首

今夜中秋月,长安向北城。

高梧云意薄,小草露华清。

气候关寒暑,天心忌满盈。

孤亭虚四壁,着意傍人明。

【注释】

①“今夜”二句:意思是今晚中秋的月光,照射在长安向北的城墙。

②“高梧”二句:意谓梧桐树虽然高大,但云彩却很轻薄;小草虽然细小,但在早晨露水滋润后,显得分外清新可爱。

③“气候”二句:意谓时序的变迁,天气冷暖的变化,都与人的心愿无关。

④“天心”句:意谓天道人心,都不希望圆满无缺,而希望它有残缺,这样反而更加美好。

⑤“孤”三句:意谓孤独的亭子只有四堵墙壁,所以特别要想办法让它接近人们,以便让人看到它的存在。

【赏析】

《中秋对月》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公元835年(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八月十五日,当时作者正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作于他任监察御史时。此诗前两句写景,后六句抒情。诗人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政治、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

诗一开篇就写到“今晚中秋月,长安向北城”,这是从时间上写,说明是中秋之夜,此时月亮当空照临长安城的北门。“今夜”二字,不仅点题,而且渲染了气氛。这一句中,“今晚”、“中秋”、“长安”、“向北”、“城”等五个词组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使读者仿佛也置身其境,置身于长安城中,看到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北门城楼。

颔联“高梧云意薄,小草露华清”两句是从空间上写,由远及近写来。“高梧”句是说高高的梧桐树枝叶茂盛,但飘拂的云彩却非常稀薄;“小草”句则是说小草虽然很小,但是在早晨的露水滋润下显得很是清新可爱。这两联诗虽没有直接抒情,但是通过写景,把诗人的忧国之情、伤时之思隐含其中。

颈联“气候关寒暑,天心忌满盈”,这两句话是说气候的变化关系到人们的冷暖,而天地之心则忌讳事物的圆满而无缺。诗人在这里以自然现象比喻人事,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最后两句“孤亭虚四壁,着意傍人明”是全诗的主旨,也是最耐寻味的句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孤独的亭子只有四堵墙壁,所以特别要想办法让它接近人们,以便让人们看到他的存在。这里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亭子拟人化,使之具有了人的感情和意识,这就使得这两句诗有了更多的内涵和更深的意义。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不安以及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情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生遭遇的深切关注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