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趋百里,虚馆宿邯郸。
世事浑如梦,春宵尚带寒。
古台平雉堞,残月隔雕阑。
无端是兴废,人共璧俱完。

注释:

兼程趋百里,虚馆宿邯郸。

事情纷繁如同一场梦,春天的夜晚还带着寒意。

古台平雉堞,残月隔雕阑。

毫无原因地兴衰更替,人与人共同保全了美好。

赏析:

此为《宿邯郸》诗的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呼应。“虚馆”指空荡荡的客舍,诗人在邯郸客舍中留宿一夜。

第三句“世事浑如梦”,是说世间的事情就像一场大梦,没有真实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感叹人生苦短,世事如梦,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第四句“春宵尚带寒”,描绘了春天夜晚的景象。虽然春天本应温暖,但诗人觉得夜晚仍有些寒意。这可能是因为天气转凉或者诗人的心情不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夜晚的感受和心境。

第五句“古台平雉堞”,描绘了古代建筑的外观。诗人用“古台”和“雉堞”这两个关键词,勾勒出一座古老而庄重的建筑。这句诗展示了邯郸古城的历史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文化的热爱。

第六句“残月隔雕阑”,描绘了夜晚景象中的月光。这里的“残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已经出现,但因为天色已晚,所以显得有些暗淡。而“雕阑”则是指装饰精美的栏杆,它被月光映衬得更加华丽。这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第七句“无端是兴废”,意味着这些建筑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的兴亡更迭并不频繁。这可能是指这些建筑经历了多次战争和破坏后仍然得以保留下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完美的或值得赞美的。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历史遗迹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它们的命运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尾联“人共璧俱完”,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期待。这里的“人共璧”指的是人们一起守护这些文化遗产,而“璧”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珍贵的文物或文化瑰宝。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使它们能够完好无损地传承下去。

这首诗通过描绘邯郸古城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