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雨江天暗,通宵水气多。
壮心惊岁月,人语隔烟波。
舟楫供高枕,江湖付短蓑。
浮沉聊尔尔,击节自长歌。

注释:

五月七日在雨中住宿观澜亭

湿气弥漫的江天昏暗,整夜水汽弥漫。

壮心被岁月震惊,人声隔着烟波传来。

船桨作为枕头,江河托付短蓑衣。

漂泊沉浮随遇而安,击节高唱自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的前四句。全诗以“舟楫供高枕”为开端,写舟楫之小与高枕之安,暗喻自己的抱负和远志。“江湖付短蓑”则是写“壮心惊岁月,人语隔烟波”之后,自己只能乘舟入江湖,寄情于山水之间。

首联点明题意,说明作者在观澜亭下过夜是在五月七日的下雨之时,这是由于江南地区多雨的气候特点所决定的。这里的“溽”,指湿润,即湿气的意思。“江天”,即江面天空。“暗”,指昏暗。“多”,“浓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江面上天色阴暗,整晚都是水汽弥漫。

中间两联写诗人在雨中观澜亭下住宿的情景。这两句中的“惊”字用得好,它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和不羁的性格。诗人面对江天昏暗、水汽弥漫的景象感到吃惊,是因为他看到江面上有船只行驶,船上有人说话。“舟楫”指的是船只,“人语”则是指船上人的谈话声。“隔烟波”三字既点明时间(黄昏时分),又写出了声音从远处传来,给人带来一种幽静的感觉。这两句的意思是:心中充满了壮志,却被岁月无情地催老了;人们的对话隔着烟雾缭绕的江水传来。

尾联抒发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聊尔尔”,意思是说姑且如此吧。“浮沉”,即漂浮沉沦,比喻人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长歌”,在这里是作动词用,即吟咏长歌。这两句的意思是:人生就像江上漂浮的小船一样,随着水流而起伏不定;人生应该像击打节拍一样,随心所欲地唱歌。

这首诗是李白在五月份的某一天,也就是端午节过后不久,到江陵(今湖北荆州)去探望正在江陵任职的朋友崔待问时所作。当时正值五月天气,江边正下着小雨,于是诗人就在观澜亭下住了下来。

李白在江陵逗留期间,与崔待问一起游览了江陵名胜古迹。李白对崔待问十分欣赏,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约定要同游天下。但后来李白离开江陵时,崔待问却因得罪了权贵而被贬至夜郎。所以李白在这首诗中就写了这首赠别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