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时雨歇,悠悠午梦醒。
极知行更乐,谁遣鬓成星。
草长蛟龙窟,风回鹳鹤腥。
沧浪闻孺子,一棹过前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舟中》,它描绘了作者在舟中所见所感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之乐的追求。

“舟中”一词点明了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观察舟中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稍稍时雨歇,悠悠午梦醒。
    这句诗描绘了舟中天气的变化。开始时,时雨刚刚停止,天空中的云彩渐渐散去。随后,阳光洒满大地,诗人在午梦中醒来,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

  2. 极知行更乐,谁遣鬓成星。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的热爱。他深知旅行能带来更大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并非来自物质的享受,而是源于对大自然的探索和体验。同时,他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自己的鬓发已经如同星星般闪烁起来,这是岁月的痕迹,也是生命的过程。

  3. 草长蛟龙窟,风回鹳鹤腥。
    这句诗描绘了舟中的景象。随着草的生长,形成了一个隐蔽的洞穴,那里可能有蛟龙居住。风吹过,带来了鹳鹤的气息,这些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让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4. 沧浪闻孺子,一棹过前汀。
    这句诗描绘了舟中的风景。诗人在沧浪之畔听闻有孩童在嬉戏,他们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的快乐。而诗人则乘着船经过前汀,继续他的旅行。

我们可以附上赏析:
这首诗以舟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之乐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