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拥频回马,山寒少见人。
岁长不记历,风暖即知春。
泉石谋生薄,烟霞即事新。
此中有真隐,能望岂能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体会其思想感情,然后分析诗中的意象,最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入平定州”,即进入平阳府,这是晋朝的一个郡。诗人在晋平元年(264)从长安回到洛阳,途经平阳时所作。当时司马炎已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王朝。诗人看到晋王朝已经统一全国,便想到自己曾经反对过西晋王朝,于是心中无限感慨。

“雪拥频回马,山寒少见人。”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苍茫浑厚的画面。大雪纷飞,覆盖着大地,使一切都变得模糊了轮廓;山峦起伏,被积雪覆盖,显得格外清幽冷寂。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之情。次句紧承上句,进一步描写环境。“岁长不记历”一句,说明诗人此时已经年迈,不再关心世事变迁,而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心境之中。“风暖即知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虽然身居乱世,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下去,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去迎接新的生活。

“泉石谋生薄,烟霞即事新。”此二句写诗人隐居山林的情景。泉水清澈,岩石坚硬,这些都是诗人所珍爱的。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眼前的生活,而是向往更美好的生活。他渴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有一处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因此,诗人选择了远离世俗的山林作为自己的栖息之地。

“此中有真隐,能望岂能亲。”此两句是对全诗的概括总结。诗人认为,尽管自己身处山林,但并不能真正地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因为诗人的心还牵挂着世俗的生活,他的心还没有真正地静下来。

【答案】

入平定州/雪拥频回马,山寒少见人。岁长不记历,风暖即知春。泉石谋生薄,烟霞即事新。此中有真隐,

能望岂能亲。译文:我来到平定州,看见大雪纷飞,频频地回头骑马,山里寒冷少有人迹,岁月悠长却忘记了日历,

春天到了就感觉暖意融融。我在这山水之间,谋生不易却只能浅尝辄止,看着满山的烟霞美景又觉得新鲜有趣。

这就是我心中真正的隐士啊,我能远远地望着却不能亲近。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诗

人因不满司马氏集团的统治,不愿为官做仕,隐居在平定州。这首诗就是他隐居时的写照。前两联写景抒怀,抒发了自己

内心孤寂苦闷的情绪。后两联则表明自己虽隐居山林,但并未忘却世事,仍关注着天下形势的发展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