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书办得为消忧,独抱琴书可自由。
归计未能随北雁,年华无奈逐东流。
废来诗草谁收拾,验后医方自检求。
宾客不通门巷寂,几番寒日下西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的《哭子诗》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琴书办得为消忧,独抱琴书可自由。
译文:拥有足够的琴书可以消除我的忧愁,我独自享受琴书带来的自由。
注释:琴书指的是琴和书籍,这里的“琴书”象征着知识和文化,而“消忧”意味着通过学习和阅读来减轻心中的烦恼。归计未能随北雁,年华无奈逐东流。
译文:我的归家计划未能随着大雁一起南飞,岁月如流水般匆匆逝去。
注释:这里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时光的流逝,大雁南飞象征着希望和期待,而岁月的流逝则意味着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无情。废来诗草谁收拾,验后医方自检求。
译文:废弃多年的诗稿谁来收拾,检验过后的医方需要自己寻求答案。
注释:这里的“诗草”指的是作者过去的诗歌作品,“医方”指的是医生开的药方。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挫折和磨难后,对自己的诗作和医学知识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宾客不通门巷寂,几番寒日下西楼。
译文:客人不来,门前冷落无人来往,只有几缕冬日的寒风吹过西楼。
注释:这里的“西楼”可能是指作者的住所或者其他某个地方,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这样一个寂静的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内心孤独、寂寞和无奈情感的作品。通过描述自己的琴书、诗草和医方等物品,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同时,诗人也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受阻来暗示自己的孤独和孤立无援。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