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阔风高秋意多,青山如削水层波。
知归玄鸟遥怜汝,向晚黄花独奈何。
故国笙歌遗玉树,前朝荆棘有铜驼。
兴亡亦是浮云事,古往今来鬓自皤。
秋怀十二首
天阔风高秋意多,青山如削水层波。
知归玄鸟遥怜汝,向晚黄花独奈何。
故国笙歌遗玉树,前朝荆棘有铜驼。
兴亡亦是浮云事,古往今来鬓自皤。
注释:
(1)天阔风高:天空开阔,秋风劲吹。秋意:深秋的气息。
(2)青山如削:形容山势陡峭、险峻。层波:层层叠叠的波浪。
(3)知归:知道归处。玄鸟: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这里比喻诗人自己。遥怜汝:远远地怜悯你。
(4)向晚:傍晚时分。黄花:指菊花,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独奈何:独自感叹。
(5)故国:过去的国家,这里指长安。笙歌:指歌舞升平的景象。遗玉树:指古代的乐府歌曲《玉树后庭花》。玉树是古代传说中的仙树,这里借指古代的歌妓。
(6)前朝:过去的朝代。荆棘:指战乱,比喻政治黑暗。铜驼:铜铸的骆驼,象征战争与和平的交替。
(7)兴亡:国家的兴盛和消亡。浮云事: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微不足道的事情。
赏析:《秋怀十二首》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组诗,共十首,每句四字或五字不等。这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年),当时杜甫已经59岁,他在夔州定居,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组诗中,杜甫抒发了他对时局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天阔风高秋意多,青山如削水层波。”开篇即点明时间是秋天,天气晴朗而风很大,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接着描写了秋天的景色,青山如同被削成一般,水波层层叠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知归玄鸟遥怜汝,向晚黄花独奈何。”诗人想象一只玄鸟知道回家的路,却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无法归来,只能遥遥地怜惜着你。而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只有黄色的菊花独自绽放,显得孤独无助。这里的“玄鸟”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其他的象征物。
“故国笙歌遗玉树,前朝荆棘有铜驼。”诗人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那些笙歌和玉树都已经成为过去的记忆。而前朝的政治腐败,就像铜驼一样让人感到痛苦和无奈。这里的“玉树”和“铜驼”都是古代长安的象征物,分别代表了美好和丑陋。
“兴亡亦是浮云事,古往今来鬓自皤。”诗人感叹国家的兴盛和消亡就像是一阵风一样,转瞬即逝。而无论古今,人们总是要面对这样的变化和无奈。最后一句“古往今来鬓自皤”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