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郑女咏同车,更爱丰标淡有华。
欲傍苔莓横野渡,似将铅粉斗朝霞。
品题从此添高价,物色仍烦筑短沙。
漫道春来李能白,秋风一种玉无瑕。
【注释】乙酉:即嘉靖四十年(1561)。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卧疴:卧病。山堂:指庭院。木槿:一种花木,夏季开花,花大如碗,花色淡红。白花千叶:形容花朵很多。移植盆中:移栽到盆里。与表弟顾世安文学姚时望孙则夫把酒赏之:与表弟顾世安、文学姚时望孙则夫一起喝酒欣赏。为赋近体一首:作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移植盆植于盆中的木槿写就的一首近体的咏物诗。
首联点明题旨,言其爱木槿之白花千叶,非徒爱其形色也;更爱其有“丰标”,有高洁的气质。
颔联以“欲傍苔莓”、“似将铅粉”等词句,描绘出木槿花木在野渡上生长的情态和姿态,形象生动逼真,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斗朝霞”一句,更是将木槿比作朝霞,突出它那灿烂夺目的光彩。
颈联承前启后,进一步写木槿之美。“品题从此添高价”,“品题”指评鉴。“高品题”指对木槿的美加以评赏。“添高价”,即增添价值。“物色仍烦筑短沙”,“物色”指木槿的色彩。“筑短沙”即筑堤,使木槿得以长成。这两句意谓:因为木槿的白花千叶非常美观,所以作者便对它加以品题,并为之筑堤培土,使之得以成长。“仍烦”,意为还要麻烦,“筑短沙”即是“筑堤”。
尾联由物及人,抒发感慨。“漫道春来李能白”,李能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他写的《岳州李太守德修堂记》中有“春来白雪满庭前”句。这里以“春来”二字点明时间,言此时正值春天,而自己却卧病不乐;同时暗寓自己虽身患疾病,但精神尚好,希望早日康复之意。“秋风一种玉无瑕”:秋风过后,木槿已结了白色的果实。“玉无瑕”是形容果实洁白晶莹,美如美玉。这一句是说木槿秋后也能结出果实,而且果实洁白晶莹,如同白玉一般。这两句既赞美木槿的生命力旺盛,又表现作者热爱生命、乐观向上的精神。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