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子东西野渡边,前朝宫殿赤乌年。
夕阳逗林钟磬响,涌泉堕地珠玑圆。
萧然冠服岂傲吏,偶尔宾从如登仙。
三江禹迹不可问,一舸鸱夷非昔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诗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是诗词的综合考查,首先答题时要明白这类题目的考点有几大类:表达技巧、语言风格、思想情感等。考生要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各小题的内容和方向去搜集相关的信息,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诗中意象以及所处的语境环境的分析和联想。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题目所给诗句来判断赏析的角度,比如“意境”“手法”等,分析时首先要指出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句:十月朔与客泛舟游静安寺——十月朔,指农历十月初一;泛舟游静安寺,游览静安寺。静安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西北街,建于五代十国吴天福二年(937),原名“报恩寺”,宋元丰年间改名为“保圣寺”,明永乐年间重修后改称“报恩寺”。

第二句:芦子东西野渡边,前朝宫殿赤乌年——芦子:芦苇丛生的地方。野渡:河边的渡口。赤乌年:指三国时期孙皓在位期间。

第三句:夕阳逗林钟磬响,涌泉堕地珠玑圆——“逗”,此处应作“落”;“珠玑”即珍珠。

第四句:萧然冠服岂傲吏,偶尔宾从如登仙——萧然:形容神态潇洒自如。冠服:指官服。

第五句:三江禹迹不可问,一舸鸱夷非昔贤——三江:长江、黄河、淮河。禹迹: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鸱夷:春秋时范蠡弃官经商,自号鸱夷子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他致富变名姓,乘扁舟浮海出齐,变名姓为鸱夷子皮,之越,教番君曰:“两浙之岁孰,常以谷贱伤民,宜令官籴,足为备耳。”后人因称商人为鸱夷子皮或鸱夷氏。

【答案】

译文:芦苇丛生的地方有座野渡口,当年孙皓的宫殿就在此地。黄昏时分,太阳落山了,树林中传来阵阵钟磬之声

。泉水落下的地方,一颗颗珍珠般的石头晶莹圆润。我身着素雅的服饰,不傲慢于世俗的官吏,偶尔也与宾客一起游玩

。长江、黄河和淮河一带的大禹遗迹已经无法询问了,一只小船里坐着鸱夷子皮,不再是昔日那位贤人。

赏析:

此诗首联交代诗人出游的时间地点。颔联由景及史,追述了当年的往事,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颈联写

继续游览,尾联以反语形式写自己超脱尘世的闲适心情。全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情景交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