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烟波连海门,长风吹浪昼为昏。
矶头锦树随船出,天上银河倒地喧。
便欲乘槎贯牛斗,却愁断梗失山村。
新寒十月登楼望,岸草汀花半不存。

十一月朔江门观涨

渺渺烟波连海门,长风吹浪昼为昏。

矶头锦树随船出,天上银河倒地喧。

便欲乘槎贯牛斗,却愁断梗失山村。

新寒十月登楼望,岸草汀花半不存。

【注释】

①朔:农历每月初一。

②渺渺: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③海门山:在广东台山县东南。

④矶头:水边岩石的顶端。

⑤锦树:指枫树林。

⑥“天上”二句:想象天上银河倾倒下来,与地上江面相映,发出响声。

⑦便欲:打算。槎(chá):木筏。

⑧牛斗:星名。牵牛星、织女星。这里泛指南方的星座。

⑨却愁:担心。

⑩新寒:深冬。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观潮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诗一开头即用“渺渺”二字,勾勒出海门山的轮廓,再着上“烟波”,便将海门山的全貌呈现在我们眼前了。“长风吹浪昼为昏”,是说长风把波浪吹得一天到晚都昏昏沉沉的,这一句写出了海门山观潮的壮阔场面。接下来两句是写海上景象。“矶头锦树随船出,天上银河倒地喧”。“矶头锦树”指岸边的枫树林,“天”“河”都是比喻。诗人想象天上的银河倾倒下来,与地上江面相映,发出响声。这种奇特的想象,令人觉得新奇有趣。最后两句是写观潮人的心情。“便欲乘槎贯牛斗,却愁断梗失山村。”“乘槎”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穿越天河到天河对岸去的木筏或竹筏,这里指观潮。“牛斗”,即指牛郎星、织女星,这里指南方的星座。“断梗”,喻指被潮水冲走的船只。这四句话是说观潮的人很想乘坐木筏穿过天河,到达天河之南,但又怕自己的小船被大潮冲走而回不到原处,只好作罢。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站在江门山上观看大海涨潮的情景。他看到的是茫茫的水波,听到的是震天动地的涛声;他想到的是乘槎过天河,但又怕小船被大潮卷进海里。全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