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有江南水竹情,谬持华藻谒承明。
四年五向金焦渡,万里重为晋冀行。
臣罪每蒙明主贳,吏文先为故人惊。
风前又听沧浪起,两鬓霜寒一棹轻。
这首诗是作者在明正德年间任监察御史时写的。
“本有江南水竹情,谬持华藻谒承明。”
意思是说,原本我与江南水竹有着深厚的情感,却拿着华丽的文采去拜见朝廷的大臣,这是很荒谬的。
“渡江”是全诗的主题,诗人通过渡口的江水、岸边的芦苇,以及江上渔人的笛声等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年五向金焦渡,万里重为晋冀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在渡口渡过了四年的时间,现在又要再次前往金焦(今南京市)和焦山等地,因为那里是我的家乡。同时,我也要去晋地(今山西一带)和河北一带巡视,这对我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臣罪每蒙明主贳,吏文先为故人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每次犯下的错误都会被明君原谅,而我的旧友则因为我的文书问题而被惊吓。这里既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忠诚的态度,也反映了自己在处理政务时的一些困惑和无奈。
“风前又听沧浪起,两鬓霜寒一棹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风前的沧浪之水中又听到了渔民的笛声,我那已经变得稀疏的头发感到一丝寒意,但是依然能够轻松地划船前行。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也表达了自己虽然年纪已大但仍保持着年轻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