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裘絮帽北行装,地炕煤炉候晓光。
十里鸡声常带月,五更蝶梦半还乡。
关河远近俱萧索,岐路东西各渺茫。
不怕孤危缘历惯,太行山脊更羊肠。

宿迁晓发

重裘絮帽北行装,地炕煤炉候晓光。

十里鸡声常带月,五更蝶梦半还乡。

注释:

重裘絮帽:穿着厚重的衣物,戴着棉质的帽子。

北行装:准备向北行进。

地炕煤炉:在寒冷的地面上生火取暖,用煤炭作为燃料。

候晓光:等待天亮。

十里鸡声常带月:形容清晨时,十里之外还能听到鸡鸣声和月亮的光芒相随。

五更蝶梦半还乡:在五更时分(即凌晨三点到五点),仿佛还在做着蝴蝶飞舞的梦,感觉回到了家乡。

关河远近俱萧索,岐路东西各渺茫:描述的是关山河川遥远而荒凉的景象,道路上的岔路口都显得模糊不清。

不怕孤危缘历惯,太行山脊更羊肠:表示虽然路途艰险,但已经习惯了这种孤独和危险,就像太行山的山路曲折、狭窄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生活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种种景象,如重裘絮帽准备北行,地炕煤炉等待晓光等,都体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理解和同情。同时,诗人通过对十里鸡声带月、五更蝶梦半还乡等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旅途中的那份宁静和美好。

诗人并未因此而满足,他更关注的是路途的危险和艰难。他写到“关河远近俱萧索”,“岐路东西各渺茫”,这些都表达了诗人对路途艰险的感慨。同时,他也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面对危险和困难,他也毫不畏惧,反而以此为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生活的艰辛与美好,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