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山云压树低,村村茅屋带沙溪。
征旗满路风初劲,尊酒长亭日又西。
柏府独传乌夜曲,花骢偏恋锦障泥。
隔林好鸟知人意,更向离筵尽力啼。
【注释】
- 仲冬:即农历十月,古代以立春至立秋为孟春,立冬为仲冬,立夏为季春,立冬为孟冬。
- 邹和峰:作者的朋友,侍御:官名,指翰林学士。
- 冉冉:缓慢的样子。
- 压树低:山云重重叠叠地压在树梢上。
- 村村茅屋带沙溪:村落的茅屋旁边有小河或溪流。
- 征旗满路风初劲:出征的队伍旗帜随风飘扬。
- 尊酒长亭日又西:送别的宴会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举行。
- 柏府独传乌夜曲:柏府中只有《乌夜啼》这首曲子流传。
- 花骢偏恋锦障泥:花骢马喜爱锦制的马鞍。
- 隔林好鸟知人意:树林里鸟儿知道人的心意。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朋友邹和峰的一首七言律诗。首句写远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山云压到了树梢;次句写村庄中的茅屋、溪流,表现了田园风光的美丽和宁静;第三句写队伍的旗帜在风中飘扬,表现出军队出征时的威武雄壮;第四句写宴会在夕阳西下时分开始,表现了送别时的不舍之情;第五六句分别写“乌夜曲”与“锦障泥”两首著名的曲调,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描写树林里的鸟儿知道人们的心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全诗通过对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以及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