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闻万里桥南路,回首关河万里多。
入望暖云山破白,长年腊月水层波。
石阑且逐行行度,蜀道时听款款歌。
此去应知东到海,欲凭双鲤问如何。
“愁闻万里桥南路,回首关河万里多。”
注释:在听到远处传来的万里桥南路的声音时,诗人不禁感到深深的忧愁,因为他知道这声音背后承载着无数离愁别绪。他回头望向远方的关河,那里是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但如今却变得如此遥远和难以触及。
赏析:诗中的“愁闻万里桥南路”和“回首关河万里多”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绘,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的“愁”,既是对远行路上孤独和寂寞的体现,也是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而“回首关河万里多”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让人不禁想要探究诗人心中那份对故乡无尽的牵挂和不舍。
“入望暖云山破白,长年腊月水层波。”
注释:当诗人抬头望去,只见那温暖的云朵渐渐散去,露出了一片洁白的山峰;而在漫长的冬季里,腊月的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是一层层的波浪。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暖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的变化,也给诗人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而“长年腊月水层波”则形象地描绘了腊月时节水面上波纹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感受。这样的景色不仅为诗歌增添了美感,也为诗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抒发的舞台。
“石阑且逐行行度,蜀道时听款款歌。”
注释:诗人走在石制的栏杆旁边,一步步前行;同时,他也不时听到蜀道上行人的歌声。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行走过程中所见所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石制的栏杆为诗人提供了稳固的支撑,使他能够更好地欣赏沿途的风景。而“时听款款歌”则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使人仿佛能感受到蜀道上的人们欢快的心情。这样的描写不仅使诗歌更具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加贴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此去应知东到海,欲凭双鲤问如何。”
注释: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岑参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多么强烈。他渴望能有机会回到故土,向家人询问自己的近况。
赏析:诗的最后一句,以“欲凭双鲤问如何”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人团聚的愿望。这种情感不仅源于诗人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亲情、友情的珍视和追求。这种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