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黯黯复冥冥,酿雪为霖总未成。
忽见梅花如着意,即看诗草可怜生。
月来粉蝶浑无影,风度黄昏似有声。
况与岁寒期更早,玉人消息最分明。
【注释】
黯黯:暗淡。冥冥:幽暗。酿雪为霖:比喻希望成真。即看:就看着。可怜生:可爱,令人怜爱。月来粉蝶浑无影:月亮出来时,花上的粉蝶全不见了。风度黄昏似有声:微风拂动着树枝,发出沙沙的声音。“风度”句化用杜甫《春夜喜雨》诗句,“好雨知时节”。
【译文】
山中云气阴暗迷蒙,下了一场雪却未变成甘霖。
忽然看见梅花如有意地开放,就看着诗稿觉得它更可爱了。
月出时花上的蝴蝶全没了影子,风吹过树木发出沙沙的响声。
何况这岁寒之花比平常更早开放,你的消息最清楚最明白。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年)十二月至六年二月之间,诗人当时在江西上饶任提刑。谢邦正是诗人的朋友,两人经常相唱和。这首诗就是和其壁间韵的一首。
开头两句写山中云雾缭绕,下雪又未能及时降雨。这两句写景十分生动,把作者的心情也透露了出来:“酿雪为霖”本是诗人的心愿,然而“总未成”,所以心情郁郁,怅恨不已。
第三句写梅花盛开,而自己却无心欣赏。诗人此时正愁闷无聊,无心观赏,所以看到梅花便“即看诗稿觉得它更可爱了。”这一句写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后两句写月上中天,花上的蝴蝶已飞走了,只有微风吹动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使人感到既寂寥又凄凉。最后两句以问句作结,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平易、自然,不事修饰。前两句写景,虽不着痕迹,但情意自见;后两句抒情,则婉转曲折,极富韵味。全诗意境清幽,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