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常护六龙行,惭愧恩题翰学名。
碧汉遥怜通阁道,弱流元不隔蓬瀛。
尚馀忠赤供趋向,岂有文章佐圣明。
幸傍紫垣占象纬,泰阶平处玉为衡。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友人的赠答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被朝廷重视和赏识的喜悦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风云常护六龙行(风云常护六龙行):风云常常守护着天子的车驾(六龙),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象征着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惭愧恩题翰学名(惭愧恩题翰学名):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的名字经常被用来写诏书、文章等,这是对我才能的肯定和认可。

碧汉遥怜通阁道(碧汉遥怜通阁道):我遥想着银河,怀念着天桥阁道,天桥阁道是皇帝出行时经过的道路,象征着皇家的权力和尊贵。

弱流元不隔蓬瀛(弱流元不隔蓬瀛):微弱的流水永远不会隔断蓬莱仙岛,蓬莱仙岛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的愿景和追求。

尚余忠赤供趋向(尚余忠赤供趋向):我还有余下的忠诚和赤诚来引导自己的方向,忠诚和赤诚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也是诗人追求的理想状态。

岂有文章佐圣明(岂有文章佐圣明):难道只有文章才能辅佐君主明君?这是一种反问,强调了文章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表达思想,还在于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幸傍紫垣占象纬(幸傍紫垣占象纬):我有幸能够靠近紫禁城,观察天文气象的变化,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泰阶平处玉为衡(泰阶平处玉为衡):在太平盛世,人们用白玉制成的天平来衡量天下的公平公正。这句话是对国家安定、人民和谐的美好祝愿。

赏析:这首诗是王安石对自己仕途得意的感慨之作。他用“风云常护六龙行”来形容国家繁荣昌盛,用“惭愧恩题翰学名”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感激之情。接着,他又通过仰望星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追求。最后,他用“岂有文章佐圣明”来强调文章的重要性,以及“幸傍紫垣占象纬”来表达他对国家政治中心的向往和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认可和感恩,又展现了他的抱负和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