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马来寻水西寺,春风忆我惯曾游。
壁问题字悲欢共,帘下炉烟尽日浮。
重阳节后第六天,登上镜光阁,写了五首诗。
骑马来到水西寺,春风中怀念我,习惯去游览。
壁间写有问题字,表达悲欢共情,帘下炉烟弥漫。
并马来寻水西寺,春风忆我惯曾游。
壁问题字悲欢共,帘下炉烟尽日浮。
重阳节后第六天,登上镜光阁,写了五首诗。
骑马来到水西寺,春风中怀念我,习惯去游览。
壁间写有问题字,表达悲欢共情,帘下炉烟弥漫。
【注释】 元明新居:指友人新居。元明:指唐末诗人元自昌、明崇俨,二人同号“二明”,故称。 岁暮天涯客:岁暮:一年将尽;天涯:极言距离之远。 相依愿好邻:想与邻居友好相处。 楼台残夜月:残夜:深夜,即一更过后。 梅柳隔年春:梅柳:指春天的景物;隔年:过了一年。 契谊怜知己:意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理解、同情、支持。 驰驱愧此身:驰驱:奔驰疾走;愧:惭愧。意思是说
【题解】 此诗为送张钟美去云南任事而作。诗人在临别之际,以比物兴怀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厚谊和对他任职云南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幽。 【注释】 1. 题竹:指题写于竹子上面的诗文。2. 张钟美待御、按云南:指代张钟美赴云南任职之事。3. 炎暑(shǔ):炎热的夏天。4. 琅玕(láng gān):玉名,比喻美好的事物。5. 南国:指南方地区。6. 见岁寒:见出严寒。7.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嘉定登圆通寺佛阁时,即景而作,与王节推相韵的。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仄声韵,其意境开阔,笔力雄健,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言志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酷暑宜高阁,时花上槛红。 - "酷暑":炎热的夏天。 - "宜":适合,适宜。 - "高阁":高大的楼阁。 - "时花":指春天开放的鲜花,如牡丹、桃花等。 - "上槛":栏杆之上。 - "红":指花朵的颜色。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秋风萧瑟,昭庆寺里初升的旭日,映照回廊。颔联写松与橘。地古松能偃,山深橘未霜。颈联写登山。移舟还傍麓,著屐试登堂。尾联写登高。高阁凌云表,凭阑意自长。 【答案】 译文: 秋风拂着昭庆寺,旭日照耀着回廊。 大地苍老的松树,依然低垂枝叶;山深秋色浓郁,橘子还没有结霜。 船儿靠岸后,我仍想攀登到山崖上,穿着木屐登上佛塔。 佛塔耸立在云霄之上,站在楼上远望,心情悠然自得。 赏析:
诗句: 浦口桥西寺,水深尘事稀。重来黄叔度,尚忆陆探微。霜后惊红树,天南望紫微。还将五色手,归补衮龙衣。 译文: 在浦口桥西的寺中,湖水深沉,尘嚣已远。再次拜访黄叔度,仍然怀念陆探微。秋天霜后,惊讶于红色的树叶,向南望着紫微星。将那五色的手归还给国家,为补衮龙衣。 注释: 浦口桥西寺:位于浦口的地方桥梁西边的一座寺庙。黄纯玉之再游龙华也予不及再陪怅然次韵
【诗句释义】 1. 过水金山寺:经过金山寺。 2. 真怜地脉分:真的可怜大地脉络被分割。 3. 潮声生绝壁:潮声从断崖中传来。 4. 江影堕孤云:江流的影子落在孤独的云朵上。 5. 凉风吹秋至:清凉的风在秋天吹拂。 6. 长歌入夜闻:夜晚,歌声悠扬传遍。 7. 登临殊不极:登上高处,视野开阔,但并不达到极点。 8. 斜日伴微醺:斜阳下,我带着微醺的感觉。 【译文】 穿越水边金山寺
【注释】 ①长安:指京城。雨:连绵不断。 ②泥深:泥土过湿,不易穿鞋行走。屐(jī):古代的一种木制鞋。 ③乡远:家乡遥远,这里指远离家乡在外作客。 ④水气偏欺日:指连日的阴雨使空气湿度增大,太阳显得更加暗淡,不明亮;也暗含着连年天旱、雨水少的意思。 ⑤云阴:云雾遮天蔽日。妒秋:嫉妒秋天的到来,比喻天气阴沉,不利于农事的进行。 ⑥畿甸:指京师周围的地区。 ⑦禾黍(shǔ):庄稼和谷物。 【赏析】
注释: 1. 坐月喜易钦之见过:坐在月亮下,很高兴地迎接易钦之来访。 2. 方庭兀坐久,漏水静来闻:在庭院中静静地坐着很久,听到水声的声音传来。 3. 雉堞孤云补:城墙上的雉堞被孤独的云朵填补。 4. 旗竿片月分:旗帜杆上,一片月光照射下来。 5. 乡心基远梦:思念家乡的心情像是遥远的梦境。 6. 凉意感微醺:感受到了一丝凉爽,就像是微醺的感觉。 7. 赖有同心者,敲门慰藉勤:幸好有志同道合的人
第一首 连绵连夜雨,曲曲折折带着山。 隔着水听那喧与寂,经过十来天没有来往。 天连着大海近,人们比白鸥闲。 多依赖东风的力量,吹开春天到深闭的关。 注释:蒙蒙:细密的样子。曲曲:曲折。带:环绕。隔水:隔着水。分:分辨。喧:喧闹。寂:寂静。经旬:十天。天连:天边相接的地方。沧海:大海。闲:悠闲。多藉:依赖。借东风:东风之力,这里指东风带来春的气息。闭关:闭门谢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雨的诗
寄孙思和 竟负回舟约,虚烦下榻留。 惟馀三亩宅,遥望七峰楼。 天接星文动,江涵雁影流。 烟花正无数,老眼几时休。 注释 1. 竟负: 最终未能实现 2. 回舟约: 指与某人约定的乘船返回 3. 虚烦: 白白麻烦别人 4. 下榻留: 留下住宿 5. 惟馀: 只有 6. 三亩宅: 形容房屋不大 7. 遥望: 远看 8. 七峰楼: 远处的山峰或建筑物 9. 天接星文动:
【解析】 “重阳后六日登镜光阁五首”是一组五言绝句。从题目上看,这组诗写的应该是同一个场景的多次出现。 第一、二句写登高望远。“晴波”即秋水,“柿”和“桃”都是秋季成熟的果实。“柿”为柿子,“胡桃”为核桃,都属落叶果树,所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坐在低矮的阑干旁,眺望着晴波一样的秋水,看到树上的叶子由绿变黄,纷纷落下。诗人在秋天登高望远,观赏美景,心情十分愉悦。 第三句用典。据《南都赋》记载
注释: 城外的光阴容易在日落时逝去,城中的车马扬起尘土。 此时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旧时的云山有几处被遮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阳节后的登高所见,以及由此引发的回忆和感慨。首句“城外光阴日易斜”,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主题。次句“城中车马足风沙”,则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第三句“此时极目登临意”,表达了诗人登高时的豪情壮志。末句“旧有云山几片遮”,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注释与赏析: - 南国:指南方国家。这里指代南国(即唐王朝)。 - 容台:在长安城东南角,是唐玄宗的游乐场所之一。我旧游:我过去曾在这里游玩。 - 淡花疏竹:淡淡的花朵,疏疏的竹子。映高秋:映照在秋天里。 - 送君:送你。秋日:秋季。容台去:离开容台。 - 无限乡心逐水流:无限的思乡之情随着水流而去。 译文: 我在南国(指唐王朝)的容台有过去的旧游,那里的淡花疏竹映照着深秋时节
注释: 寄袭锦子:写给袭锦的儿子。袭锦,即袭锦子,可能是袭姓的男子。 三月:农历二月,这里指春天。满汀洲:满布江洲。汀洲,水边平地或沙洲。 琼花:比喻美丽的女子,这里指袭锦的儿媳。壮游:指年轻时的远游。 二十年前:指的是作者和袭锦相识的二十年前。文墨社:一个文人聚会的地方。文墨,文雅的笔墨,指文人。社,聚会。 思君:思念袭锦。不见:没有见到。过杨州:经过扬州。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