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间黯黯路漫漫,茅舍鸡声夜向阑。
浮世无端浑似梦,春来客梦更无端。
【解析】
此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本题中,“晓”是时间词,“壁间黯黯然”,描写了诗人清晨经过的景色;“漫漫”是动词,表示路长而曲折;“茅舍鸡声夜向阑”写诗人听到的鸡鸣声,“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表示天已大亮;“浮世无端浑似梦”,“浮世”指世间世事,“浑似梦”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像梦境一般虚幻。第二联,作者由“客”联想到自己,抒发了人生苦短、人生无常、一切皆如梦幻的感伤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第三联,“春来客梦更无端”写出了春天到来时,诗人又增添了新的忧愁,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伤和无奈。
【答案】
译文:
早晨我经过咸寨,看到那墙壁上的苔藓已经蔓延开来,路上一片昏暗。夜晚,我听到屋外鸡啼,这叫声在
深夜里回荡。
我感叹人世短暂而虚幻,就像一场春梦一样,春天来了,我的游子之梦更加难以排遣。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写作者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所思。前二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首句“壁间
黯黯路漫漫”,以“壁间”“黯黯”“路漫漫”三个状语修饰后面的主语,渲染了一种苍茫寂寥的气氛。“黯黯”一词,
给人以阴森压抑之感。“路漫漫”,则表现出诗人行程遥远、道路艰险。次句“茅舍鸡声夜向阑”,点明时间和地点,写
出了一幅静谧安祥的生活图景。“茅舍”与“夜”,一静一动,构成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幽静和生活的平淡无奇。三
句“浮世无端浑似梦”,是全篇警策之语。“浮世”,意为世间;“浑”作形容词使用,意思是模糊不清;“浑似梦”即
仿佛在做梦一样。诗人把世间万物比作梦境,形象地揭示了人们生活在世界上的渺小和空虚。“无端”二字,既表明世
间事物变化无常,又暗示诗人对此感到无可奈何。末句“春来客梦更无端”,是全篇的结穴之笔。这里,诗人运用了“春
来花自青”、“春来草自绿”等常见的比喻手法,将春天的到来比作人的觉醒,表达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