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无诗太好奇,莫将胸次恼希夷。
不知彭泽缘何事,十七年来九首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分析诗歌的内容是基础,鉴赏诗歌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入手.首先要理解诗的表层意思,然后要把握其深层含义,从意境、情感、语言、技巧等方面进行赏析.

“三日无诗太好奇,莫将胸次恼希夷”,此句意谓诗人三天没有作诗,觉得奇怪.“希夷”为道家所崇奉的得道之人名,诗人用此典意谓自己欲学陶渊明之隐逸,但三日不写诗句,觉得奇怪.“莫将胸次恼希夷”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胸次不畅而生气.

“不知彭泽缘何事,十七年来九首诗”,此句意谓不知陶渊明为何事而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因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于晋义熙元年(405年)辞去江州祭酒,归隐田园,从此长达十六年之久.这“十七年来九首诗”即指他在这十六年间所作的九首诗.“十九”是虚数,言其数量之多.诗人以“不知”开头,反问语意,表达了对陶渊明隐居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译文:

我三天没有作一首诗,是因为好奇.你不要生气,也不要气馁.

你不清楚陶渊明为什么要写《归去来兮辞》,因为他在官场上混了十六年的仕宦生活之后,厌倦了官场的污浊,才决定辞官归隐,从此过着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后闲居无聊时偶读陶诗,有感而作.诗中抒发了自己对陶渊明隐居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三日”二字,既写出自己久未写诗的原因,又表明自己对陶渊明“三日无诗”的好奇心理.“莫将胸次恼希夷”一句,既点明了自己对陶渊明的敬仰,又表明自己不会像陶渊明那样因官场上的不顺心而愤世嫉俗.最后两句,则直接点出陶渊明之所以能写出《归去来兮辞》,是因为他在官场上混了十六年的仕宦生活之后,厌倦了官场的污浊,才决定辞官归隐,从此过着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