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华紫殿高。云气彤楼绕。九夷重译梯航到。皇图光八表,玉宇无尘明月皎。
银河自转扶桑晓。平平荡荡归王道。百兽舞凤鸣箫韶。
【注释】
戊戌:指唐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十月廿三或廿四。南郊礼成庆成宴:皇帝祭祀天地、太一、后土等神的盛大宴会,也称“朝献”。乐章: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四十九首:这里指《大唐新定有乐词》中的四十九首诗。万岁乐:皇帝宴乐时的曲名。星华:指天上的星辰。紫殿,指皇帝住的宫殿。高:高大,庄严。云气:指天空中飘浮的云雾。彤楼:红色的楼阁。九夷:指古代中国四周的少数民族。重译:多次翻译。梯航:指商船。到:来到。皇图:指国家。光八表:使四面八方都光明。玉宇:指皇宫。无尘:没有尘垢。明月皎:明亮的月光。银河:天河,指银河。自转扶桑:指南方的日出处。银河,又称天河,古人认为太阳由河里出来。晓:天亮。百兽舞凤鸣箫韶:百兽在跳舞时,凤凰在鸣唱。
【赏析】
这首《万圣乐》,写于贞观三年(629)。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刚刚统一全国,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国势日益强盛。为了歌颂这种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他亲自主持了一次盛大的朝会,并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天地之典。诗人为此写了一首四十九首的乐词《万圣乐》。这首诗是其中的第四十九首。
本篇是一首描写皇帝祭祀天地、诸侯、山川等神灵以及群臣欢宴的颂歌。诗中描绘了天宫、云气、日月、山河和群臣歌舞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人民安定、君臣和睦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优美,意境宏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