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堕止水,可玩不可亲。
幽人俯阑曲,羽扇一角巾。
悟我真色相,澹然忘此身。
【注释】
闲居:闲适的住所。三首:三首诗。
璧月堕止水:月亮坠落在静止的水面上,比喻清静。
“可玩不可亲”:可以欣赏,不可以接近。
幽人:隐士,深居简出的人。
俯阑曲:俯卧栏杆上。阑,栏杆也。
羽扇:指羽扇纶巾。纶巾,丝织品做成的头巾。古代儒生常戴这种头巾。这里借指读书人。
角巾:用动物角做的头巾,是儒生的装束。此二句说隐士头戴羽扇,身披角巾,俯卧栏杆之上。
悟真:领悟到真理。
色相:相貌、形貌。
澹然:悠然自得的样子。
忘此身:忘却自己的身世、地位等一切世俗之事。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隐士的生活和情趣,表现了隐士超脱尘世的恬淡心境。全诗意境优美,含蓄隽永,语言清新自然。
首联写夜幕降临后,明月从水中升起,皎洁的月光照在静寂的池塘水面,映出一片明净的银波。这宁静美好的景色,使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和舒适,但诗人并不为所动,因为他知道这是无法亲近的美景。
颔联描写了隐士闲居生活的情状,他俯卧在亭台的栏杆上,手持羽扇,身披一角巾。这一情景,形象地描绘了隐者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通过自我反思和体悟,终于明白了真正的道理所在——那就是对世界的淡泊和超然的态度。这种境界让他感到无比的宁静与安详,仿佛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只剩下他自己和他的内心世界。
末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和选择。他认为只有超然物外,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因此,他决定放弃世俗的一切追求,过上隐居生活,享受那种悠然自得的人生乐趣。
这首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独特人格形象。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之中,让人感受到那份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恬淡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