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方丈像三山,舞象驯狮效百蛮。
人自东郊向南郭,春从天上到人间。
注释:
蓬莱、方丈、瀛洲,是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舞象驯狮,效仿百蛮之国。人们从东郊来到南郭县,春天从天上降临人间。
赏析:
此诗为诗人对春日宴会的即兴之作,以“蓬莱”、“方丈”、“瀛洲”三山起兴,点明地点在南郭县。诗中写宴会场面,有歌舞、有宴饮;写人物,有东郊来人、有南郭县民、有皇帝、有群臣、有侍臣等。全诗用典贴切,意境开阔,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蓬莱方丈像三山,舞象驯狮效百蛮。
人自东郊向南郭,春从天上到人间。
注释:
蓬莱、方丈、瀛洲,是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舞象驯狮,效仿百蛮之国。人们从东郊来到南郭县,春天从天上降临人间。
赏析:
此诗为诗人对春日宴会的即兴之作,以“蓬莱”、“方丈”、“瀛洲”三山起兴,点明地点在南郭县。诗中写宴会场面,有歌舞、有宴饮;写人物,有东郊来人、有南郭县民、有皇帝、有群臣、有侍臣等。全诗用典贴切,意境开阔,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注释】 元明新居:指友人新居。元明:指唐末诗人元自昌、明崇俨,二人同号“二明”,故称。 岁暮天涯客:岁暮:一年将尽;天涯:极言距离之远。 相依愿好邻:想与邻居友好相处。 楼台残夜月:残夜:深夜,即一更过后。 梅柳隔年春:梅柳:指春天的景物;隔年:过了一年。 契谊怜知己:意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理解、同情、支持。 驰驱愧此身:驰驱:奔驰疾走;愧:惭愧。意思是说
【题解】 此诗为送张钟美去云南任事而作。诗人在临别之际,以比物兴怀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厚谊和对他任职云南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幽。 【注释】 1. 题竹:指题写于竹子上面的诗文。2. 张钟美待御、按云南:指代张钟美赴云南任职之事。3. 炎暑(shǔ):炎热的夏天。4. 琅玕(láng gān):玉名,比喻美好的事物。5. 南国:指南方地区。6. 见岁寒:见出严寒。7.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嘉定登圆通寺佛阁时,即景而作,与王节推相韵的。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仄声韵,其意境开阔,笔力雄健,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言志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酷暑宜高阁,时花上槛红。 - "酷暑":炎热的夏天。 - "宜":适合,适宜。 - "高阁":高大的楼阁。 - "时花":指春天开放的鲜花,如牡丹、桃花等。 - "上槛":栏杆之上。 - "红":指花朵的颜色。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秋风萧瑟,昭庆寺里初升的旭日,映照回廊。颔联写松与橘。地古松能偃,山深橘未霜。颈联写登山。移舟还傍麓,著屐试登堂。尾联写登高。高阁凌云表,凭阑意自长。 【答案】 译文: 秋风拂着昭庆寺,旭日照耀着回廊。 大地苍老的松树,依然低垂枝叶;山深秋色浓郁,橘子还没有结霜。 船儿靠岸后,我仍想攀登到山崖上,穿着木屐登上佛塔。 佛塔耸立在云霄之上,站在楼上远望,心情悠然自得。 赏析:
诗句: 浦口桥西寺,水深尘事稀。重来黄叔度,尚忆陆探微。霜后惊红树,天南望紫微。还将五色手,归补衮龙衣。 译文: 在浦口桥西的寺中,湖水深沉,尘嚣已远。再次拜访黄叔度,仍然怀念陆探微。秋天霜后,惊讶于红色的树叶,向南望着紫微星。将那五色的手归还给国家,为补衮龙衣。 注释: 浦口桥西寺:位于浦口的地方桥梁西边的一座寺庙。黄纯玉之再游龙华也予不及再陪怅然次韵
【诗句释义】 1. 过水金山寺:经过金山寺。 2. 真怜地脉分:真的可怜大地脉络被分割。 3. 潮声生绝壁:潮声从断崖中传来。 4. 江影堕孤云:江流的影子落在孤独的云朵上。 5. 凉风吹秋至:清凉的风在秋天吹拂。 6. 长歌入夜闻:夜晚,歌声悠扬传遍。 7. 登临殊不极:登上高处,视野开阔,但并不达到极点。 8. 斜日伴微醺:斜阳下,我带着微醺的感觉。 【译文】 穿越水边金山寺
【注释】 ①长安:指京城。雨:连绵不断。 ②泥深:泥土过湿,不易穿鞋行走。屐(jī):古代的一种木制鞋。 ③乡远:家乡遥远,这里指远离家乡在外作客。 ④水气偏欺日:指连日的阴雨使空气湿度增大,太阳显得更加暗淡,不明亮;也暗含着连年天旱、雨水少的意思。 ⑤云阴:云雾遮天蔽日。妒秋:嫉妒秋天的到来,比喻天气阴沉,不利于农事的进行。 ⑥畿甸:指京师周围的地区。 ⑦禾黍(shǔ):庄稼和谷物。 【赏析】
注释: 1. 坐月喜易钦之见过:坐在月亮下,很高兴地迎接易钦之来访。 2. 方庭兀坐久,漏水静来闻:在庭院中静静地坐着很久,听到水声的声音传来。 3. 雉堞孤云补:城墙上的雉堞被孤独的云朵填补。 4. 旗竿片月分:旗帜杆上,一片月光照射下来。 5. 乡心基远梦:思念家乡的心情像是遥远的梦境。 6. 凉意感微醺:感受到了一丝凉爽,就像是微醺的感觉。 7. 赖有同心者,敲门慰藉勤:幸好有志同道合的人
第一首 连绵连夜雨,曲曲折折带着山。 隔着水听那喧与寂,经过十来天没有来往。 天连着大海近,人们比白鸥闲。 多依赖东风的力量,吹开春天到深闭的关。 注释:蒙蒙:细密的样子。曲曲:曲折。带:环绕。隔水:隔着水。分:分辨。喧:喧闹。寂:寂静。经旬:十天。天连:天边相接的地方。沧海:大海。闲:悠闲。多藉:依赖。借东风:东风之力,这里指东风带来春的气息。闭关:闭门谢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雨的诗
寄孙思和 竟负回舟约,虚烦下榻留。 惟馀三亩宅,遥望七峰楼。 天接星文动,江涵雁影流。 烟花正无数,老眼几时休。 注释 1. 竟负: 最终未能实现 2. 回舟约: 指与某人约定的乘船返回 3. 虚烦: 白白麻烦别人 4. 下榻留: 留下住宿 5. 惟馀: 只有 6. 三亩宅: 形容房屋不大 7. 遥望: 远看 8. 七峰楼: 远处的山峰或建筑物 9. 天接星文动:
【注释】 1. 节妇:古代女子守节的称法,此指贞烈之女。 2. 旧分铜:指与前夫分别时所赠铜钱、铜镜等物。 3. 孤枕:独居一床的枕头,形容孤独。 4. 膏沭:指以油脂涂饰之物。飞蓬:蓬草随风飘荡,比喻漂泊无定。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全诗语言质朴,感情深沉,通过写妻子对亡夫的思念,表现其坚贞不二的爱情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首句“深闺独抱旧分铜”,意思是这位节妇在深宅大院中独守空房
【注释】 1. 元旦:农历正月初一。试笔:指试墨书写诗句。 2. 柴德美:即柴宗训,宋真宗之子,封为陈王。 3. 帝德唯天仰日新:皇帝的功德就像天上太阳一样,永远明亮辉煌。 4. 圣经书法重王春:以经书为证,歌颂王的春天。 5. 青阳应律方东令,翠辇临边正北巡:东方是青阳之气,象征春天,而青阳之气正好在东边。北方是寒气,而翠辇(皇家车驾)正从北方出发。 6. 此诗是作者给宋真宗的儿子柴宗训的祝词
天门次第列中官,御幄含风春尚寒。 拜罢两班文共武,相逢屈指计迎銮。 注释:天门是皇宫正门,这里比喻为中官,他们依次排列在天门两旁。御幄是指皇帝的帐篷,这里比喻为春天的风。拜完班后,文武官员们相互问候,算着时间等待皇帝驾临。 译文:天门两侧排列着宫中官吏,御风依然寒冷,春意未浓。官员们拜完班后,互相问候,期待着皇上的驾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宫廷官员们在元旦试笔时的热闹场面。天门象征着皇宫的正门
背人憔悴转回廊,试折花枝比淡妆。 不忍问春深几许,芭蕉新绿过东墙。 诗句解析与翻译 第一句 - 关键词: 憔悴、回廊、试折花枝、淡妆 - 注释: 此句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无人时独自漫步于走廊,她的面容因思念而显得更加憔悴。她轻轻折下一枝花朵,试图用它来装饰自己的妆容,以此展示自己淡雅的风采。 第二句 - 关键词: 不忍、问春、深几许 - 注释: 这句表达了女子对春天深深眷恋的情感
水阁看花怕到迟, 白罗团扇手忘持。 多情更向侍儿说, 庭院深深称赌棋。 注释:在水阁上观赏花朵却担心时间太晚,忘记了手中的白罗团扇。更加多情的是,还在侍儿面前提及此事,而庭院深深的地方,则可以下下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水阁上赏花的场景,她担心时间太晚而忘记了手中的白罗团扇。她不仅对周围的景色充满了感情,还表现出了对侍儿的多情和对庭院深深的喜欢。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
《闺词四首》是明朝诗人陆深的作品,其中的“晚妆重整翠花钿,满指兰膏试碧泉。欲向姮娥诉恩怨,人间天上共孤眠。”这四句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成为了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下面将依次解释诗句的含义,并提供相关的赏析。 让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首句:“晚妆重整翠花钿”。这里的“晚妆”指的是女子在晚间进行的梳妆打扮,而“重整翠花钿”则是指重新整理或修饰她的首饰。整句话传达了一种优雅而精致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