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夕兹岁改,萧条旅思多。
云物媚晴宇,气候属妍和。
峥嵘新阳至,故景实蹉跎。
感时岂不怀,二纪倏焉过。
栖身惭择木,望道叹伐柯。
如匏吾自系,匪玉孰为磨。
有发日就长,心短独若何。
但云毕夙志,唯力岂知他。
【解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内心的矛盾。
第一联“旦夕兹岁改,萧条旅思多”,首句以“旦夕”点明时序,暗示岁月之速,次句写旅怀之深。两句连用两个短句,突出其紧迫感,表现出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喟。
第二联“云物媚晴宇,气候属妍和”,承上启下,由时光易逝转而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及其给人的感受。颔联是诗人眼中所见之景,颈联则转入诗人内心所感之境。
第三联“峥嵘新阳至,故景实蹉跎”,紧承上文,写诗人眼前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之情。诗人在看到新阳到来之际,感到自己与旧日景色相比,实在是“蹉跎”。
第四联“感时岂不怀,二纪倏焉过”,承接上文之意,抒发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感叹。诗人感叹人生如梦,转瞬即逝,自己已是年逾古稀之人了。
第五联“栖身惭择木,望道叹伐柯”,写诗人自感才疏学浅,只能像树木上的寄生者一样,依附于大树而生活;又像砍伐枯树一样,空有志向而无所作为。
第六联“如匏吾自系,匪玉孰为磨”,借用《匏樽》诗中的句子来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怀:我就像匏瓜一样被系着、被束缚着,没有外力的支撑是难以生存下去的。诗人借比喻之辞表明自己的无奈和辛酸。
第七联“有发日就长,心短独若何”,写诗人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充满了疑问,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也无从说起。诗人面对人生的困惑和苦闷,感到无法可想,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
第八联“但云毕夙志,唯力岂知他”,诗人表示要实现自己平生的志愿,只要尽己之力即可。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悲愤。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的变化和自身感受的抒发,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个人命运和理想追求的无限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艰难曲折。
【答案】
译文:
岁月匆匆,转眼间又是一载将尽。我深感孤独,心中充满萧索的旅愁。
天空晴朗,万物都显得格外美丽;气候宜人,万物也变得格外温顺可爱。
阳光明媚照耀大地,往日景色已不复存在;过去的景象令人遗憾。
想到这些不禁使我感慨万千,不觉已度过了两个春秋。
我已无路可走,只好在世上找个地方暂住;我仰慕高洁的理想,却无能为力。
就像匏瓜被系着一样,我不能像松柏那样傲然屹立;即使有才能也不能发挥,不如任它自然生长。
我的头发一天天白了,而心却一天天短了,我究竟该怎么办才好呢?
赏析:
这是一首感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中写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年华老去以及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深远含蓄,感情沉郁哀婉。
开头两句写岁暮时节,诗人感叹时光飞逝,感慨良多。“旦夕兹岁改”,意思是说,一年又过去了。“旦夕”二字说明时间过得很快。“兹”同“时”,“兹岁”就是这一年。一个“改”字,说明岁月不停地向前运行,不断改变着一切事物。“萧条旅思多”意思是说:旅途之中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这里用了“旅思”一词,说明诗人此时身处异乡。“旅思”“萧条”,都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和落寞。
接下来四句写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诗人观察到云彩和天气都很美好。这两句诗从正面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上。“峥嵘新阳至”,意思是说:新的太阳出来了。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峥嵘”这个词,来形容太阳的光辉灿烂。“故景实蹉跎”,意思是说:过去的景色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美好的景色已经不复存在了,留下的只是一片萧瑟。“故景”一词指过去的美好景色,“蹉跎”一词表示美好的东西已经消失殆尽了。这里使用了“蹉跎”一词,形容景色已经消失,只剩下一片萧条的景象。
接着两句写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感时岂不怀”,意思是说:我难道不怀念过去的日子吗?“二纪”一词指两朝。“倏焉过”,意思是说:短短两朝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二纪”,即两朝的意思。这里指的是诗人在朝廷中的仕宦生涯。“倏焉过”,意思是说时间飞逝而过。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在短暂的时间内经历了两朝的仕途变迁,感叹岁月的无情。
接下来几句写诗人对自身的处境和理想的反思。“栖身惭择木”,意思是说:我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愧”字表明了自己对这条道路并不十分满意。“望道叹伐柯”,意思是说我仰望着前人的榜样,但却感叹自己没有达到那个水平。“伐柯”一词指寻找斧头来砍柴。这里比喻自己想要模仿前人的做法,但却找不到方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时感到惭愧,但又觉得自己达不到那个水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和理想的思考。
接下来两句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决心。“如匏吾自系”,意思是说:就像匏瓜被系着一样,我无法摆脱自己的束缚。“匪玉孰为磨”,意思是说:没有外力的支撑是无法生存的。“匏瓜”一词指葫芦。这里用葫芦来比喻自己的处境。这里的“系”、“磨”二字都是比喻的意思。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有发日就长”,意思是说:头发一天天变白了。“心短独若何”,意思是说:我心里很焦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两个问题都是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的表现。
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的变化和自身感受的抒发,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个人命运和理想追求的无限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艰难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