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光冲烟露花湿,芳丛委艳低如泣。
闲房窈鴥閟娇春,蓦地香风愁得入。
缫丝百箔经时断,縠幔长垂昼不倦。
镜台钗匣生尘埃,二十四番吹未半。
蘼芜遮地柳着黄,津头沙暖梦鸳鸯。
可堪更问关山月,越水秦城双断肠。
飞光冲烟露花湿,芳丛委艳低如泣。
闲房窈鴥閟娇春,蓦地香风愁得入。
缫丝百箔经时断,縠幔长垂昼不倦。
镜台钗匣生尘埃,二十四番吹未半。
蘼芜遮地柳着黄,津头沙暖梦鸳鸯。
可堪更问关山月,越水秦城双断肠。
诗句释义
- 飞光冲烟露花湿:形容春日里光线穿过轻薄的云雾,使花朵沾满了晶莹的水珠,显得格外湿润。
- 芳丛委艳低如泣:描述花朵因露水而更加鲜艳,花瓣低垂的样子仿佛在低声哭泣。
- 闲房窈鴥閟娇春:指的是女子在静寂的房间里,将春天的美好封闭起来,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 蓦地香风愁得入:突然吹来的花香让人感到愁绪难解,无法抗拒地沉浸在这香气之中。
- 缫丝百箔经时断:指缫丝工作中断了很长时间,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无法继续。
- 縠幔长垂昼不倦:形容帷幔宽大下垂,一直拖到地面,似乎永无止尽。
- 镜台钗匣生尘埃:镜子和梳妆台上落满灰尘,暗示主人长时间未整理家务或缺少关注。
- 二十四番吹未半:描述了持续了二十四个小时的风声,尽管时间已经过了一半,但依然强劲不息。
- 蘼芜遮地柳着黄:描述了地面上的草被蘼芜覆盖,柳树也开始泛黄,春天的景色正在逐渐逝去。
- 津头沙暖梦鸳鸯:指在温暖的河水边,梦中与心爱的人相会,享受片刻的欢愉。
- 可堪更问关山月:表示对于远方战事的忧虑,连询问月亮都显得无奈。
- 越水秦城双断肠:形容战争使得人们心碎肠断,思念家乡之情愈发强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闺中少妇从初识愁绪到悔恨交织的心理变化。王昌龄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隐喻情感的变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首句“飞光冲烟露花湿”以光影和露珠为媒介,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微妙变化。接着,“芳丛委艳低如泣”进一步描绘了花朵的姿态,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诗中的“闲房窈鴥閟娇春”,表达了主人公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然而,“蓦地香风愁得入”则转折至另一境界,香风不仅未带来欢乐,反而增添了愁绪,揭示了主人公复杂的情感状态。“缫丝百箔经时断”,反映了主人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可能是由于某种外在因素导致的中断,增添了诗作的戏剧性和现实感。
“縠幔长垂昼不倦”描绘了室内景象的温馨与安逸,但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可能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陪伴。“镜台钗匣生尘埃”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孤独和遗忘,反映出她对生活细节的忽视或疏忽。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立体的情感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诗的最后两句“越水秦城双断肠”以强烈的对比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这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和不安。
王昌龄的《闺怨》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一个普通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经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入挖掘,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社会和个人情感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