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刘家兄弟擅豪雄,穗城佳丽侔雒中。离宫远映三珠树,别馆还依八桂丛。
边衅坐销闲介胄,更辟昌华开苑囿。墨翰全收上国英,衣冠尽挹中原秀。
南面称孤乐事多,椒庭歌舞盛纨罗。就中掇得春如海,楚媛吴娃愁几何。
自谓繁华无与比,江天水戏尤堪侈。龙舟夜月泛晴沙,兰桨春风吹白芷。
千秋疑冢带寒烟,陵树萧条古水边。独有芳菲情不耐,教人空艳素馨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昌华废苑行”这一句是第一部分,意思是:你看不到刘家兄弟独霸的豪雄气概,穗城佳丽媲美雒中的美人。离宫远映三珠树,别馆还依八桂丛。“君不见刘氏兄弟独霸天下,其威势可与雒阳比肩。”这是诗人对刘秀及其兄弟的赞颂。“离宫远映三珠树,别馆还依八桂丛。”三珠树指传说中的西王母所佩之珠。《山海经》说:“三珠树在三危之东,三珠树生时,一日三丸相斗,一曰三珠树生时有玉台、金台、珠台,各高三十里;台皆三珠树也。”《史记·大宛传》中也有“汉使者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国,其山多玉,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源出于阗者,而求外决期逢泽”。八桂即桂林。据《南越传》载,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将原百越族的首领封为“南越王”,并赐给他许多珍宝和财物。所以后来的人们把岭南一带称为南越地区。这里的“别馆”,指的就是南越王室的府邸。

“边衅坐销闲介胄,更辟昌华开苑囿。”这两句是第二部分,意思是:边衅消除了闲暇之时,又开辟了昌华苑的园林。“边衅坐销闲介胄”,这里指的是光武帝平定了割据陇西的隗嚣、占据巴蜀的公孙述等叛乱势力,解除了东汉初年的政治危机。“更辟昌华开苑囿”,昌华苑,汉宣帝所筑的一座大型宫殿园林。这里指光武兴建的昌乐宫。

“墨翰全收上国英,衣冠尽挹中原秀。”这几句是第三部分,意思是:墨翰全收上国之才俊,衣冠尽挹中原之秀丽。“墨翰全收上国英”,墨翰是指文翰,上国指长安。这里指的是光武文治武功,广纳贤才,使洛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南面称孤乐事多,椒庭歌舞盛纨罗。”此句是第四部分,意思是:称帝之后享受着皇帝的尊荣,宫廷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椒庭歌舞盛纨罗”,这里指宫廷里奏乐起舞,服饰华丽。

“就中掇得春如海,楚媛吴娃愁几何?”这两句是第五部分,意思是:其中挑选到了像春天一样的美女,楚地的少女吴娃让人怎么不忧愁呢?“就中掇得春如海”,这里指光武在后宫中挑选了许多美女,其中以赵飞燕最为著名。赵飞燕,汉成帝皇后。她的美貌冠绝一时,被选入宫后,宫中无不惊叹,称她为“飞燕”。相传她的发髻可以高到几丈,走路时风声飒飒。她能歌善舞,尤以舞蹈见长。

“自谓繁华无与比,江天水戏尤堪侈。”这两句是第六部分,意思是:自认为繁华无比,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我的江山美景了。“自谓繁华无与比”,这里指的是光武治理国家有方,开创了一个繁荣的局面。

“龙舟夜月泛晴沙,兰桨春风吹白芷。”这两句是第七部分,意思是:龙舟在月光下泛游在沙滩上,春风中划桨的人吹起了白色的菖蒲。“龙舟夜月泛晴沙”,这里指的是光武在洛阳建都后,经常乘船游玩。据《汉书·礼乐志》记载,光武帝曾于夏历正月上巳日在水上宴游。

“千秋疑冢带寒烟,陵树萧条古水边。”这两句是第八部分,意思是:千载之后的疑冢带着寒烟,陵园里的树木萧条地生长在古老的河边。“千秋疑冢带寒烟”,这里说的是光武陵墓的传说。据《后汉书·明帝纪》:“显宗孝章皇帝讳炟……即位十三年崩。”章帝死后葬于雍丘北芒山,立石祠号显节陵。后世因以为名,遂称章帝陵曰显节陵。但章帝陵所在之处并无遗迹可寻。“陵树萧条古水边”,陵园里的树木已经萧条地生长在了河边,岁月流逝,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独有芳菲情不耐,教人空艳素馨田。”这两句是第九部分,意思是:独自欣赏着那些芳香美丽的花草,却无法忍受它的艳丽。“独有芳菲情不耐”,这里指的是光武虽然治理国家有方,但也不免有厌倦之情。

【赏析】

这首诗作于建光二年(公元31),诗人在洛阳时所作。从诗的内容看,此诗主要描绘了刘秀称帝后的景象,表现了他的得意忘形。诗人通过对光武帝的称帝前后的描写,歌颂了光武帝的功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