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门一片水,客至每愁增。
断壁无元字,空山有宋陵。
胶舟悲不返,填海恨常凝。
千载经祠庙,凄然感废兴。
【注释】
厓门:在江苏镇江,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元、明两代在此设防,有“金山锁钥”之称。
客至:有客到。愁增:因有客而更添愁恨。
断壁无元字:意思是没有留下任何遗迹可以证明这里曾是元朝的江山。
宋陵:指宋代帝王的陵墓,多建于山间,以土石垒成,故称。
胶舟:即木舟,用胶粘合成的船。比喻不坚固,不能远航的小船。
填海:指挖海造田。常凝:常存,经常存在。
千载:一千年的时间。经祠庙:经过祠堂祭祀。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镇江金山寺的凭吊之作。首句写镇江金山寺地处江海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一片水”,既形容其地理位置重要,又暗寓其地势险要。次句点出诗人登临金山寺,触景生情,每有愁思,可见其心境之悲凉。第三、四句则从历史的角度,描绘了镇江金山寺的历史沧桑。“断壁”一句,意谓金山寺早已破败不堪,连元朝的遗迹都已荡然无存。“宋陵”一句更是令人扼腕长叹,宋陵虽被后人发现,却依然荒芜不毛,与周围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毫无生机。第五句写诗人登舟欲归,却被江水阻隔,无法顺利返回家乡。“悲不返”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哀怨之情。第六句则进一步抒发了他的感慨和愤懑之情。他感叹自己一生漂泊不定,始终无法实现归隐的愿望。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他认为,金山寺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虽然经历了兴衰荣辱,但最终都成为了过眼云烟,无法挽回。这种历史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使得诗人深感痛心疾首,同时也激发了他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总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成功地刻画出了金山寺的历史变迁和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