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通鹤径,茅屋对鸡栖。
夜雨苔痕乱,春烟菜甲齐。
客来扉自掩,人去鸟空啼。
欲学无情法,难忘是虎溪。

【注释】

“春日游隆兴寺访泰明上人”:在春天里游览隆兴寺,去拜访泰明上人。

“谈未竟夕”:谈论到深夜。

“偶以他故先余作别”:因为有事,所以先行告别。

“茫然久居题诗而去”:久久地住在那里,留下诗篇就离开。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友人在隆兴寺游玩时的即兴之作。诗人在寺庙中夜宿,次日清晨,友人已先走,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赠给友人。

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隆兴寺的环境。“小园通鹤径”,写庭院幽深,小路通向山中的寺院。“茅屋对鸡栖”,写院内小屋前有鸡栖息,环境幽静。

后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情景。“客来扉自掩”,客人来了就自己关上了门,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人去鸟空啼”,朋友离去后,只有鸟儿在鸣叫。诗人用这两个形象的镜头,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欲学无情法,难忘是虎溪”,诗人想要学会无情之法,但忘不了的是虎溪这个地方。虎溪在四川彭山县西南一百里,相传晋王羲之曾过虎溪,见二虎相斗,不觉心动,遂为它们各修一所居所,后人称之为王右军修二虎观、左军修二虎观。这里指的就是王羲之和谢安的友谊故事。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动人,充分表现了诗人送别朋友时那种黯然神伤、无限深情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