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添坟土,重阳几度秋。
北邙山上月,尽照古今愁。

【注释】

董永:东汉时民间传说中的孝子,相传为人作织布、卖柴等事。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人们扫墓祭祖。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邙山:在河南,是埋葬帝王将相的地方。

愁:忧愁。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寒食节时所作。寒食节有扫墓祭祖的风俗习惯,诗人在此日来到董永墓前,触景生情,感慨系之,遂成此诗。全诗写尽了对亡者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亡者而产生的忧愁。

首句“寒食添坟土”,言在寒食节这天,又来给亡故的亲人扫墓添土,以寄托哀思。寒食节是纪念介子的节日,传说他为了忠于国家,宁愿割身殉国,不食周粟,最后被火烧死。所以寒食节扫墓祭祖,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次句“重阳几度秋。”言重阳节又是一年秋天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苦短,转眼间又是一年,而人却老去,不禁令人惆怅。

后两句“北邙山上月,尽照古今愁。”言北邙山上的月亮,照亮了古今人们的忧愁。北邙山上的坟墓多,所以用北邙山代指坟墓,说月亮照耀着古今人们的悲伤。

诗人通过寒食节扫墓的场景描写,抒发自己对亡者和亲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