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声夜落清波动,月影秋痕摇画栋。
万里烟火乌夜啼,昔日风流成昨梦。
南浦西山自古今,崖添新石江流浸。
行藏欲尽今宵烛,一夕疑人千岁心。
【注释】
角声:古代军中用角吹出的信号,这里指夜晚。夜落清波:指月光映照在江面上。月影秋痕摇画栋:指月光下的楼阁的影子摇曳。万里烟火:指远望的烽火连天。乌夜啼:指乌鸦在夜空中悲鸣,这里形容战乱。昔日风流成昨梦:指往日的荣华富贵已经成为了过去。南浦、西山:指地名,都是古迹。崖添新石:指山峰上的岩石因水流冲刷而出现新的纹理。江流浸:指江水流动时将山石浸染成红色。行藏欲尽:意指行踪和计划都已结束。一夕疑人千岁心:指对人生感到怀疑,好像活了千年一般。
【译文】
深夜,角声在静谧的夜空中响起,明月高悬,洒下银光,使江面荡起阵阵涟漪。远方烽火连天,战火连绵不断,乌鸦在黑暗中哀号,昔日的繁华荣华已成往事,如今只剩下空寂的旧地和残破不堪的遗迹。我行踪已经终结,所有的计划都已经做完,今夜的烛光仿佛可以照亮一千年的时光。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怀之作。诗中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
首句“角声夜落清波动”,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角声在夜空中回荡,月光如洗,江面泛起层层涟漪。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沉的氛围。
第二句“月影秋痕摇画栋”,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楼阁的影子摇曳不定,如同一幅幅流动的画面。这句诗通过对光影的细腻刻画,使得滕王阁更加灵动生动。
接下来的诗句则转入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万里烟火乌夜啼,昔日风流成昨梦。”这里,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看到了烽火连天的战场和乌鸦在夜空中的悲鸣。这些景象都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而如今却已化为虚无。这里的“乌夜啼”不仅是一种声音的表现,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人又回到了滕王阁的周围。“南浦西山自古今,崖添新石江流浸”。南浦和西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游赏的地方,而今它们依然存在,只是由于江水的流动,它们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显得更加鲜艳。这句诗通过对地理特征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滕王阁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最后两句则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点。“行藏欲尽今宵烛,一夕疑人千岁心。”这里,诗人以“行藏欲尽”来形容自己一生的奔波与劳碌即将结束,而这一结局也伴随着对人生意义的质疑。这里的“疑人千岁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叹以及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本诗以滕王阁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遗迹以及个人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意义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使得整首诗既具有艺术性,又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