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独立空长啸,却类无心一野僧。
懒向山林事生产,愧将文字结良朋。
曲衣沉醉东邻酒,补屋常牵隔树藤。
每过人家便终日,不知谁爱与谁憎。
【注释】:
(1)“空”:指天空。
(2)“无心”:《庄子·逍遥游》云:“野马也,尘埃也。”《列子·黄帝》云:“心都无为,如虎如龙,如是者,吉人。”“一野僧”:意即野逸之人。
(3)“懒向山林事生产”:意思是说,懒得在山林中从事农事了。
(4)“愧将文字结良朋”:惭愧自己没有结交到能共同欣赏文章的友人。
(5)“补屋”:修补房屋。
(6)“东邻酒”:指邻居家的美酒。
(7)“补屋常牵隔树藤”:意思是说,修补房屋时经常要攀爬过邻居家的大树。
(8)“每过人家便终日”:意思是说,每次路过邻居家都要逗留一整天。
(9)“不知谁爱与谁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知道谁会喜欢,谁会厌恶。
【赏析】:
这首小诗描写了一个闲散的士人的生活。诗人以自叙的方式写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朋友和学问的热爱。
首句“有时独立空长啸”,写他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地方大声长啸的情景;次句“却类无心一野僧”,用对比的手法,写他像一位不修边幅的野僧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三句“懒向山林事生产”,写他厌倦了山野的劳作,四句“愧将文字结良朋”,写他在文字上不能得到知音。五、六句“曲衣沉醉东邻酒”,写他常常喝醉酒,醉后在邻居家逗留一整天。七、八句“补屋常牵隔树藤”,写他时常帮助邻居修建房屋,但总是要攀爬过邻居家的大树。九、十句“每过人家便终日”,写他的这种习惯已经成了一种常态,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如此。最后一句“不知谁爱与谁憎”。这一句话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对整个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去追逐名利地位。因此,他既不羡慕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也不痛恨那些被贬谪流放的人。他的人生态度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我行我素”、“随心所欲”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