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林徙倚出西坡,薄暮萧萧感更多。
谁赋拨云藏酉穴,古魂当雨哭黄河。
自尊猿狖盘山坐,争食豺狼背树过。
欲学孙登一清啸,苏门深处近如何。

诗句赏析:

空林徙倚出西坡,薄暮萧萧感更多。
谁赋拨云藏酉穴,古魂当雨哭黄河。
自尊猿狖盘山坐,争食豺狼背树过。
欲学孙登一清啸,苏门深处近如何。

注释:

  1. 空林徙倚出西坡:“空林”意味着一片空旷的树林,而“徙倚”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片树林中徘徊、沉吟的姿态。“出西坡”则描绘了诗人从树林的东侧走向西坡的情景。整体而言,这一句描绘了一种独自漫步于林间,感受自然之美的画面。
  2. 薄暮萧萧感更多:“薄暮”指的是日落时分,天色渐暗的时刻,给人以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感觉。“萧萧”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增加了环境的动态美。“感更多”则是诗人对这一刻的深刻感受和情感投入,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敏感与珍惜。
  3. 谁赋拨云藏酉穴:“谁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是谁在此刻吟咏或创作诗歌。“拨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试图驱散云雾的动作,象征他想要揭示或表达内心的想法。“藏酉穴”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是某种深奥的含义,暗示着诗中有隐喻或典故。
  4. 古魂当雨哭黄河:“古魂”指的是古老的灵魂或精神,这里指代的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文化或事物。“雨哭黄河”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以形容这些古老东西在风雨中显得尤为哀伤,甚至仿佛在哭泣。这种表达方式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5. 自尊猿狖盘山坐:“自尊”表示自视甚高,不轻易屈服的态度。“猿狖”(一种生活在山林中的动物)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智慧或者是某种隐逸的生活态度。“盘山坐”则描绘了这种生物安静地坐在山上的场景,可能是在沉思或是享受大自然的宁静。这里的描述不仅仅是对动物行为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6. 争食豺狼背树过:“争食”表明了食物争夺的紧张场面,可能是由于环境恶劣或者资源稀缺造成的。“豺狼”是森林中的猛兽,它们在争夺食物时表现出的攻击性和危险性,增加了场景的紧迫感。“背树过”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紧张局面,可能是在逃避猛兽的攻击,也可能是为了生存而必须采取的策略。
  7. 欲学孙登一清啸:“孙登”可能是一个虚构的文人或者高士的名字,他的“一清啸”成为了学习的榜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效仿这位高人的超然物外之态,通过吟啸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心境。“一清啸”本身可能就是一种高洁、清远的吟诵方式,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境界。
  8. 苏门深处近如何:“苏门”可能是指苏轼的住所,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东坡书院,位于四川眉山。“苏门”在此处可能代表着学问的深厚或者文化的氛围。“深处”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幽静深远,不易接近。而“近如何”则是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距离自己是否遥远的疑问,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种学问氛围的向往与好奇。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通过对“空林”“薄暮”“萧萧”“谁赋”“古魂”“自尊”“争食”“欲学”等关键词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整首诗的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共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