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曾作一园,卜居还拟入南村。
因无负郭田来食,得免催科役到门。
先代乱馀诗与礼,此生愁老弟和昆。
斜阳处处吹风雨,鬼啸猩啼不忍言。

这首诗是作者在南村居住后,对家仲鸾的招邀所作答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

我们来看看整首诗:
次韵答家仲鸾招居南村
五岳归曾作一园,卜居还拟入南村。
因无负郭田来食,得免催科役到门。
先代乱馀诗与礼,此生愁老弟和昆。
斜阳处处吹风雨,鬼啸猩啼不忍言。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五岳归曾作一园”:诗人曾经游览过五岳,现在他决定在一个地方建立自己的花园。这里用“五岳”来比喻自己的学问或经历,而“一园”则表示他希望在这里定居下来。
  • “卜居还拟入南村”:他计划在这个地方定居下来,准备在那里度过余生。这里的“卜居”意味着他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住处,而“南村”则是他选择定居的地方。
  • “因无负郭田来食,得免催科役到门”:因为他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可以耕种,所以他可以免除官府的赋税和劳役。这里的“催科役”指的是官府征收的赋税和劳役,而“门”则表示这些赋税和劳役会来到他的门前。
  • “先代乱馀诗与礼,此生愁老弟和昆”:他感到遗憾,因为前代的混乱使得诗歌和礼仪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他自己也因为年事已高而担忧自己的弟弟和侄子们无法继承家族的传统。这里的“乱”指的是历史上的政治动荡,而“诗与礼”则是指传统的文学和礼仪。
  • “斜阳处处吹风雨,鬼啸猩啼不忍言”:诗人感叹着夕阳下的风吹雨打,以及那些恐怖的声音(如鬼哭、猩猩的尖叫等),他感到难以承受这些景象。这里的“斜阳”和“风雨”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鬼啸猩啼”则表达了他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恐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繁华的五岳回归田园生活的过程,以及他在南村定居后的感慨和忧虑。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庭亲情的牵挂和对未来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