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会不可常,良时耻幽独。
今日天气佳,相与上林麓。
历涧黄鸟鸣,随风幽兰馥。
雨馀曲水流,泉声韵丝竹。
念彼千载人,旷然遗高躅。
今兹挥一觞,欣对亦自足。

【注释】

春日同诸子兰亭宴集:春日,春季。兰亭,在今浙江绍兴西南,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即作于此。《世说新语·言语》:“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二谢(谢灵运、谢惠连),大以为知言。”王羲之是晋代书法家,名逸少,故称王右军;谢灵运和谢惠连,都是东晋时有名的文人,两人并称二谢。兰亭是古代名胜,因王羲之在此作过《兰亭序》,故称为兰亭。这里指与子侄辈一起在兰亭聚会。胜会不可常:美好的聚会不能常常保持。良时耻幽独:好的时光也不愿独自一个人。今日天气佳:今天的天气很好。相与上林麓:一起到上林的山脚下去游玩。上林,在今陕西西安市南,汉代有上林苑,是帝王游猎场所。

历涧黄鸟鸣,随风幽兰馥:穿过山谷,听到黄色小鸟在啼叫;随着微风,闻到兰花散发出的香气。历涧,穿山越谷。黄鸟,指黄莺。幽兰,香草的一种。馥,香气。

雨馀曲水流,泉声韵丝竹:雨后溪水潺潺,泉水声如琴瑟般悠扬。

念彼千载人,旷然遗高躅:想到那些千年前的人,他们超然物外,不拘小节,留下了高尚的风范。

今兹挥一觞,欣对亦自足:今天举杯饮酒,我很高兴,也感到满足。今兹,如今。

【赏析】

此诗为王羲之在会稽郡内与子弟辈在兰亭宴集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兰亭周围的山水风光,抒发了作者与诸子侄辈共游兰亭时的愉快心情以及对于古人那种清远高逸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胜会不可常,良时耻幽独。”诗人认为难得的聚会不能经常举行,美好的时光更不愿意独自一人度过。这两句表现出作者对于这种良辰美景非常珍惜,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今日天气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今日天气的满意,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人生美好瞬间的把握。“相与上林麓”,诗人与朋友们一同前往上林山的山脚下游玩。这里的“相与”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亲近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历涧黄鸟鸣,随风幽兰馥。”穿过山谷,听到黄色小鸟在啼叫;随着微风,闻到兰花散发出的香气。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感。“雨馀曲水流”,雨后溪水潺潺,泉水声如琴瑟般悠扬。这里的“曲流”一词,不仅形容了溪水的流向,还暗喻了人生的曲折与坎坷。而“泉声韵丝竹”,则将自然的音律与人的音乐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追求。

“念彼千载人,旷然遗高躅。”“念”字在这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连接了前面的诗句,还引导读者进入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对古人的敬仰。“旷然遗高躅”,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那种超然物外、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赞赏。这不仅仅是对古人生活方式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今兹挥一觞,欣对亦自足。”“今兹”指的是现在这个时候。这里的“挥”字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美好生活的珍惜和享受。“欣对亦自足”,意味着诗人现在能够快乐地面对生活,满足于自己的境遇。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肯定,也是对整个社会和谐安宁的赞美。

整首诗以兰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古人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