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幽人卧草庐,衣冠曾是昔贤居。
闭门已有潜夫论,负郭宁无长者车。
静扫落花随晚径,闲看流水傍秋渠。
兰台金匮幽求尽,还觅人间未见书。

诗句释义

1 闻道幽人卧草庐,衣冠曾是昔贤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隐居者生活的向往和尊敬。”闻道”表示通过听闻得知,”幽人”指的是隐士,”卧草庐”意味着他们居住在简陋的环境中。”衣冠曾是昔贤居”则暗示了这些隐士曾是一位位有学问或有成就的人物。

  1. 闭门已有潜夫论,负郭宁无长者车:这句话描述了隐居者的生活环境及其生活状态。”闭门”表示他们选择远离尘嚣,”有潜夫论”可能指的是一些哲学、政治或文学上的讨论,”负郭”通常指靠近城郭,这里可能是指地理位置,”无长者车”说明他们的出行工具并不豪华。

  2. 静扫落花随晚径,闲看流水傍秋渠:描述了隐居者的日常活动。”静扫落花”可能意味着他们在清理庭院或者打扫卫生,而”闲看流水”则可能是一种休闲的活动,观察自然界的变化。

  3. 兰台金匮幽求尽,还觅人间未见书:这两句反映了隐居者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兰台金匮”可能指的是古代藏书之地,”幽求尽”表明他们已经穷尽了所有的知识。最后的”还觅人间未见书”表明他们希望探索那些未知的知识领域。

译文

听到道友在草庐中安眠,曾经衣冠楚楚的贤人居所。
关门闭户已有潜夫论的深奥议论,背倚城郭没有豪华的车乘。
静静清扫落叶跟随着傍晚小径,悠闲地观看流水伴着秋天渠道。
兰台金匮寻找的幽深探求已经结束,还要继续搜寻世间未曾见过的书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画面:一位隐士在简朴的环境中安身立命,远离世俗纷扰,享受着宁静与自然的美好。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对知识和真理的不懈追求。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提醒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对真知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