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簧调柳律初成,天外欃枪照眼明。
国士可能传海檄,终军谁倩请长缨。
惊呼鼙鼓来逾急,试舞霓裳夜转清。
酒力自将红粉队,漫劳飞将下江城。
【注释】春仲:春天的正中。李果卿:唐代名将李晟,曾被封为果卿。山房:李晟的别墅。闽将郑参戎:指郑畋,字云卿,是福建人,曾任福建、湖南等道节度使,入援时,朝廷命他率领军队前往。即事:写眼前之景和所闻之事。
【译文】莺歌燕舞,柳条随风起舞,天外传来警报声,烽火连天。国士可能传檄远征,终军谁倩请缨(终军,战国人,以勇决著称)。惊呼鼓声越敲越快,试舞霓裳夜转清。酒力自将红粉队,漫劳飞将下江城。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战争爆发后,李晟在山房中观赏女戏的情景。“莺簧调柳律初成”一句,用“莺簧”代指乐器,“柳律”指《乐府诗集》中的《杨柳枝》,这里用来比喻乐曲。这几句描绘的是战前宁静祥和的景象。“天外欃枪照眼明”,用“欃枪”代指火箭,“照眼”指火箭的火光,这里形容战争爆发时天空的火光。这两句写出了战争爆发时,天地为之变色,烽烟四起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四句是对郑参戎入援的描写。“国士可能传海檄,终军谁倩请长缨”两句,用“海檄”代指书信,表示郑参戎受命入闽救援。而“终军”则是指西汉末年著名的勇士终军,他曾请缨上阵杀敌,表现了英勇善战的精神。这里的“终军”并不是指郑参戎本人,而是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郑参戎的豪情壮志。
最后两句则是对郑参戎入援后战事的发展进行了描写。“惊呼鼙鼓来逾急,试舞霓裳夜转清”,这两句用“鼙鼓”代指战争的喧嚣声,“霓裳”则是指音乐,这里用来形容歌舞升平的景象。然而,这种歌舞升平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战争还在继续进行,所以最后一句“酒力自将红粉队,漫劳飞将下江城”就显得有些讽刺意味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郑参戎虽然勇猛善战,但在这场战争中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担忧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