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谓东山起谢安,偶来乘兴一弹冠。
暂从萝月调茶鼎,更向松溪问钓竿。
满架云烟毫并落,连床风雨夜生寒。
无端良晤侵离绪,咫尺清欢尚渺漫。
偶过有怀
敢谓东山起谢安,偶来乘兴一弹冠。
暂从萝月调茶鼎,更向松溪问钓竿。
满架云烟毫并落,连床风雨夜生寒。
无端良晤侵离绪,咫尺清欢尚渺漫。
注释:
偶过有怀:偶遇时有感怀。
敢谓东山起谢安:敢说东山的谢安(谢安,字安石,晋朝名臣)也不过如此吗?
偶来乘兴一弹冠:偶尔来此,兴致所致,随手把帽子摘下。
萝月:指月亮。
调茶鼎:烹煮茶水。
松溪:即松林中的小溪。
云烟:云雾。
毫:毛笔。
清欢:清净愉悦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偶遇朋友时所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全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友情之深,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首句“敢谓东山起谢安”借用了东山高士谢安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虽然不如谢安那样的才子,但却也有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这里的“敢谓”是一种自信的语气,表示自己并不自卑,而是相信自己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
接下来的句子“偶来乘兴一弹冠”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偶尔来到此地,心情愉快,忍不住想弹奏一曲,以排遣忧愁。这里的“弹冠”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脱下官帽后弹去冠上的灰尘,表示辞官归隐之意。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渴望回到自然之中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三句“暂从萝月调茶鼎”则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悠然自得地烹煮茶水的情景。这句中的“萝月”象征着宁静美好的环境,而“调茶鼎”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品味和情趣。
接下来的“更向松溪问钓竿”则是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这句中的“松溪”指的是小溪流经的松树林地带,而“问钓竿”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垂钓的喜爱以及追求宁静的心态。
最后两句“满架云烟毫并落,连床风雨夜生寒”则是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夜晚风雨的感叹之情。这里的“云烟”、“毫落”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丽,而“风雨夜生寒”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幻莫测的感慨。
尾联“无端良晤侵离绪,咫尺清欢尚渺漫”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短暂相聚时光的留恋之情。这里的“无端良晤”是指突然而来的好友相聚,而“渺漫”则形容时间的短暂和相聚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友情之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