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俗巫风渐觉瘳,皇华骢马有嘉猷。
扫除数万土水偶,省费百千豚犬牛。
时节报祈循礼制,闾阎疾病问医流。
濂溪书院庭前草,暖雾轻烟绿正稠。
在古代中国,诗歌不仅是文学表达的一种形式,也是传递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张弼的《谕俗二律》是一首充满时代特色的作品,其内容涉及政治、社会风俗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作者对时政和社会状况的关注。
诗的前两句“鬼俗巫风渐觉瘳,皇华骢马有嘉猷。”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未来的希望。”鬼俗”通常用来描述那些不健康、迷信落后的社会风气,而”巫风”则可能暗指迷信行为。诗人通过”渐觉瘳”表达了对于这种不良风气逐渐减少或改善的期待。”皇华骢马”则可能指的是一种象征性的政治或军事力量,”有嘉猷”则意味着有着良好的计划或策略。这句诗透露出作者希望通过某种手段来改变现状,带来正面的改变。
第三句“扫除数万土水偶,省费百千豚犬牛。”继续描绘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愿景。这里的”土水偶”和”豚犬牛”可能分别代表政府在经济和农业政策上的一些调整或优化措施。诗人期望这些措施能够节省大量的资源和支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时节报祈循礼制”,强调遵循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在古代中国,遵循一定的礼节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关键。这首诗中的这一部分,可能反映了作者希望加强社会的礼仪教育,以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闾阎疾病问医流”展现了诗人对于民生问题的关心。”闾阎”通常指的是民间,”疾病问医流”则表明诗人关注民众的健康和福祉。诗人希望通过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解决民间的实际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濂溪书院庭前草,暖雾轻烟绿正稠。”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濂溪书院”可能是一种文化教育机构,”庭前草”和”暖雾轻烟绿正稠”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谕俗二律》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它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追求。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张弼试图唤醒人们对于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并鼓励人们为了更好的未来共同努力。这首诗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古人思想和社会观念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