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天上有佳期,暂向亲庭捧寿卮。
落叶拂衣秋漠漠,飞云引目路迟迟。
催人白发时难缓,报国丹心剑自知。
我在鸳班当拄笏,春风争看凤来仪。
我们将根据题目要求逐句解读这首诗。
- 诗句解读:
- “失题十七首” 可能是题目或序号。
- “承恩天上有佳期”:接受恩宠,意味着得到皇上的恩宠和重视,期待在美好的时刻到来。
- “暂向亲庭捧寿卮”:暂时向皇宫内献上寿礼之酒。
- “落叶拂衣秋漠漠”:形容秋天的景色,树叶飘落,给人一种孤寂、凄凉的感觉。
- “飞云引目路迟迟”:天空中飘浮的云彩仿佛在引领着我的目光,让我思绪万千。
- “催人白发时难缓”: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们难以减缓自己的衰老过程。
- “报国丹心剑自知”:忠诚于国家的心,如同手中的利剑,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
- “我在鸳班当拄笏”:我在宫廷之中担任着一定的职务,相当于一个官员。
- “春风争看凤来仪”:春风似乎也喜欢观看那凤凰的到来,形容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
译文:
承恩天上有佳期,
暂向亲庭捧寿卮;
落叶拂衣秋漠漠,
飞云引目路迟迟;
催人白发时难缓,
报国丹心剑自知;
我在鸳班当拄笏,
春风争看凤来仪。关键词注释:
- 失题(可能是序号):这是一首诗的题目,也可能是作者自拟的诗名。
- 承恩:受到恩宠。
- 天上:指的是皇宫内,暗示着尊贵的地位。
- 佳期:美好的时光,指皇帝的寿辰。
- 亲庭:皇宫内。
- 寿卮:一种古代的酒杯,这里比喻为献上的酒。
- 落叶:秋天的象征,代表萧瑟的季节。
- 拂衣:衣服被风吹动。
- 秋漠漠:秋天的寂静与萧索。
- 飞云:天空中的云彩。
- 路迟迟:道路遥远而漫长,表达了时间的缓慢流逝。
- 催人:催促人老,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无情。
- 报国:为国家效力。
- 丹心:赤诚之心。
- 鸳班:官署名,泛指朝廷中的官员。
- 拄笏:手拿手杖,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文官的形象。
- 凤来仪:形容春天的生机盎然,凤凰的到来象征着吉祥和繁荣。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落叶”、“飞云”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哲思。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责任感的深刻体现,以及对官场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受。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