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舟曾过箄溪道,乔木参天识世家。
义不拾遗称长者,孝能肯搆岂浮华。
彩衣群舞书香远,乌帽高峨圣泽奢。
玉笛山头骑鹤去,不胜矫首泪横斜。

客舟曾过箄溪道,乔木参天识世家。

失题十七首中的诗句“客舟曾过箄溪道,乔木参天识世家”描绘了一幅客船经过箄溪道,高耸入云的古树映衬着古老的家族景象。箄溪是地名,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这句诗通过对箄溪道和参天的树木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追溯和对古老传统的尊重。

义不拾遗称长者,孝能肯搆岂浮华。
失题十七首中的诗句“义不拾遗称长者,孝能肯構岂浮華”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家族美德的赞颂。这里的“义不拾遗”指的是古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相互帮助、不偷盗财物的行为,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孝能肯构”则是指孝顺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精神。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表达了对家族成员道德品质的肯定和赞扬。

彩衣群舞书香远,乌帽高峨圣泽奢。
失题十七首中的诗句“彩衣群舞书香远,乌帽高峨圣泽奢”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彩衣群舞象征着家族中孩子们的欢乐与活力,而书香则代表了家族世代传承的文化素养和学识渊博。诗人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家族成员的优秀品质。

玉笛山头骑鹤去,不胜矫首泪横斜。
失题十七首中的诗句“玉笛山头骑鹤去,不胜矫首泪横斜”以凄美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这里,“玉笛山头骑鹤去”暗示了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而“不胜矫首泪横斜”则表达了诗人因思念亲人而产生的悲痛情感。整首诗通过对家族往事的回忆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珍视和对亲情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