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山道士寄诗来,又见黄花五度开。
司马正当兴礼乐,季鹰聊自避尘埃。
一轮明月三江水,万里清风百尺台。
北望悠悠思无限,相逢且覆掌中杯。
失题十七首
安山道士寄诗来,又见黄花五度开。
司马正当兴礼乐,季鹰聊自避尘埃。
一轮明月三江水,万里清风百尺台。
北望悠悠思无限,相逢且覆掌中杯。
译文:
安山的道士寄来了诗,又见到了菊花盛开的景象。司马正在兴办礼仪和音乐的事情,季鹰则在享受着隐居的生活。一轮明月照耀着三江的水,万里的清风拂过大地上的百尺台。向北望去思绪悠长,思念之情难以抑制。虽然相见时只是轻轻拍一下手掌,但心中却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注释:
- 安山:地名,位于今中国安徽省境内。
- 司马:指司马相如,古代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
- 兴礼乐:举行礼仪和音乐的活动。
- 季鹰:季札,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这里可能是指他隐居的生活态度。
- 一轮明月:指月亮。三江:指长江、黄河、淮河三条大河。这里的“三江水”可能指的是这些河流交汇处的景象。
- 万里清风:形容风势浩大,吹遍大地。百尺台:指高大的台榭。这里的“百尺台”可能指的是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建筑物。
- 北望:向北眺望。悠悠:遥远的样子。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内心的思绪飘渺而深远。
- 相逢:相见。覆掌中杯:轻轻拍一下手掌中的酒杯。这里的“盖中杯”可能是指一种小巧的杯子,或者是一种饮酒的姿态。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安山道士寄来的诗歌,以及见到的菊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由对司马相如和季札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于礼仪和音乐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他看到了一轮明月照耀着三江的水,万里的清风拂过大地上的百尺台,这些都让他心生感慨。同时,他也向北望去,思念之情难以抑制。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他的个人情感,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