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翰墨风流地,道观高蹲没字碑。
几问章缝浑未识,独摩苍藓立多时。
失题十二首是明代张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苏州地区文化的赞美和对当地风物人情的怀念。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 姑苏翰墨风流地:
- “姑苏”指的是苏州,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 “翰墨”指的是书法和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风流地”形容这个地方文化繁荣,艺术气息浓厚。
- 道观高蹲没字碑:
- “道观”指的是道教庙宇,通常与道教文化相关。
- “高蹲”可能指的是庙宇的建筑风格或装饰,给人一种庄重而古朴的感觉。
- “没字碑”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石碑,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或者有意为之,使得这些石碑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 几问章缝浑未识:
- “几问”可能指的是多次询问,表达了诗人对某些事物的好奇或探究。
- “章缝”可能指的是书籍或文物上的缝隙,可能是由于岁月侵蚀或其他自然原因形成的。
- “浑未识”表示对这些缝隙中的内容并不了解或认识。
- 独摩苍藓立多时:
- “独摩”可能指的是独自一人抚摸或欣赏。
- “苍藓”指的是长在石头上的青苔,给人一种古老而沧桑的感觉。
- “立多时”表示长时间站立或停留,可能是因为对这些苍藓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不忍离去。
这首诗通过描绘苏州的文化景观和古迹,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也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