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不踏琳湖路,修竹依肰旧日清。
醉后错疑湖水上,东风吹落鹧鸪声。

《琳湖二首》是明代诗人张弼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为两首,每首都表达了诗人对琳湖的深情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是对这两首诗的具体分析:

  • 第一首

  • 内容: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曾经漫步在琳湖的路上,那时的修竹依然茂盛,仿佛在提醒着旧日的清静。然而,如今的他已醉倒在酒中,误以为自己置身于湖水之上,而东风吹来,却带来了鹧鸪的叫声,打破了这份幻觉。

  • 译文:二十年不踏琳湖路,修竹依旧青翠如昔。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美好记忆的怀念。同时,通过对“醉后”和“东风吹落鹧鸪声”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醉酒后的迷离和对自然景色的敏感捕捉。

  • 第二首

  • 内容:描述了湖上草堂的幽静,四面窗户如同镜子一般映出了一池秋水。这里的“轩冕红尘飞不到”,意味着即使是官宦之人也难以接近这里的宁静。而“竹床高枕对闲鸥”则描绘了主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 译文:湖畔草堂四周,窗含秋色明如镜。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琳湖的自然风光和主人生活情趣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生活态度。其中,“空濛”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细雨迷茫的景象,而“西子”则是对西湖美景的一种美称。

这两组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还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使得这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