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竹为梁架短溪,肩舆平步可东西。
不知云路仍多少,应过藤桥是到时。
“伐竹为梁架短溪,肩舆平步可东西。”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江边景象,作者通过伐竹建造桥梁来支撑短小的溪流,并用肩舆(轿)来行走。诗句简洁而生动地传达出一种朴素而实用的生活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 诗句原文: 
 伐竹为梁架短溪,
 肩舆平步可东西。
 不知云路仍多少,
 应过藤桥是到时。
- 译文: 
 砍下竹子作为横梁撑起狭窄的溪流,
 用肩膀扛着轿子平缓地向前行进。
 不知道山路上有多少曲折,
 应该翻过藤桥就是目的地。
- 注释: 
- “伐竹为梁架短溪”:指为了支撑狭窄的溪流,人们砍伐竹子作为横梁。 
- “肩舆平步可东西”:用肩膀扛着的轿子可以平稳地前行,无需费力。 
-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江边的情景。他砍伐竹子作为横梁来支撑短小的溪流,然后用肩膀扛着轿子平缓地向前行进。这里的“伐竹为梁”和“肩舆平步”都展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实用主义精神。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不知云路仍多少,应过藤桥是到时”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未知旅途的好奇与期待,也透露了对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临江陆行十绝·其九》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捕捉了生活中最真实的瞬间,还通过这些细节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远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