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兄劳于官,子弟逸于家。
一逸已过分,况可事豪奢。
轩轩傲闾里,仆仆趋县衙。
不知祸所伏,方谓势可夸。
势乃有时歇,祸来或无涯。
不如慎德业,庶几永无哗。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有感》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有感 (其一)
父兄劳于官,子弟逸于家。
一逸已过分,况可事豪奢。
轩轩傲闾里,仆仆趋县衙。
不知祸所伏,方谓势可夸。
势乃有时歇,祸来或无涯。
不如慎德业,庶几永无哗。

注释:

  1. 父兄劳于官:父亲的兄弟在官府里辛勤劳作。
  2. 子弟逸于家:家中的子弟则过着安逸的生活。
  3. 一逸已过分:一旦过于安逸就越过了本分。
  4. 况可事豪奢:更不用说去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了。
  5. 轩轩傲闾里:形容子弟们傲慢自大、不把邻里放在眼里。
  6. 仆仆趋县衙:形容官吏们奔波忙碌,忙于公务。
  7. 不知祸所伏:没有意识到灾难即将来临。
  8. 方谓势可夸:还以为自己可以凭借权势炫耀一下。
  9. 势乃有时歇:形势有时候会有所松懈。
  10. 祸来或无涯:灾祸到来时往往没有边界,难以预料。
  11. 慎德业: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德行和事业。
  12. 庶几永无哗:希望永远保持平静,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影响。

赏析:
韩愈的《有感》诗组共五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对比父亲和儿子的不同生活境遇,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父子两代人的不同处境。父亲在官场上辛勤工作,而家中的子弟却过着悠闲的生活。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阶级固化的忧虑。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他警告子弟不要过于放纵,不要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警惕潜在的危险,不要被一时的权势迷惑。

最后两句则是全诗的核心思想。诗人呼吁人们要珍惜德行和事业,避免因一时的得意而忘记初心。他希望人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比、讽刺和警醒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人行为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父子两代人的观察,提出了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给人以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