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湖边地,先生柳畔庐。
石林香接水,菌阁旧藏书。
鹤返蒹葭老,衣存薜荔初。
春风吹野梦,阑入即华胥。

题倦圃

作者:不详

范蠡湖边地,先生柳畔庐。
石林香接水,菌阁旧藏书。
鹤返蒹葭老,衣存薜荔初。
春风吹野梦,阑入即华胥。

注释

  1. 范蠡湖边地:范蠡,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选择了太湖之滨的蠡(今浙江省杭州市)作为自己的封地。
  2. 先生柳畔庐:先生,对别人的尊称;柳畔,指靠近柳树的地方。庐,简陋的居所。这里的“先生柳畔庐”形容隐居生活。
  3. 石林香接水:石林,指山间的石头形成的森林,香气四溢,与流水相连。
  4. 菌阁旧藏书:菌阁,指用菌类植物搭建的小型房屋,旧藏书可能是指存放在菌阁中的旧书。
  5. 鹤返蒹葭老,衣存薜荔初:蒹葭,一种水生植物;薜荔,一种攀缘植物。这里的“鹤返蒹葭老”和“衣存薜荔初”可能寓意着隐者的生活状态,既像归巢的鹤一样安详自得,又保持着初生的热情和活力。
  6. 春风吹野梦,阑入即华胥:春风吹拂着野外的梦境,仿佛是来到了仙境。华胥,传说中的理想境界,这里指代隐居之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首句“范蠡湖边地,先生柳畔庐”直接点明了隐居之地,即范蠡湖畔,先生则暗指这位隐居者的身份。接下来,通过描写石林、菌阁、蒹葭、薜荔等意象,展现了隐居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春风吹野梦,阑入即华胥”更是将隐居者的内心世界与仙境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