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萧萧起暮钟,祗园呼酒亦从容。
时华已谢群情异,风景相将到处同。
百战谁能宽束带,平生自慰有孤忠。
残宵坐对寒灯尽,远思悠悠在海东。

【注释】

落日萧萧:落日时分的风声萧瑟,起暮钟:寺中响起了黄昏的钟声。

祗园:即祗树给孤独园,是佛教徒修行的地方。呼酒:向寺院借酒喝。亦从容:也显得很从容。时华:指美好的时光。群情异:人们的情绪已经不同,群情已非。风景相将:风景依然如故。到处同:处处相同。百战:指多次战斗,这里用来形容世事变迁。束带:束衣带,表示约束自己。宽束带:宽缓地束上衣带,表示心情舒畅。孤忠:忠诚的心事。残宵:夜深人静的时候。坐对寒灯:面对清冷的灯光坐着。

海东:即东海边,指故乡。

【赏析】

《普宁寺度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成都(公元759年)。当时杜甫因避安史之乱从梓州迁居到成都草堂。诗中抒发了作者在成都的思乡之情。

“落日萧萧起暮钟,祗园呼酒亦从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落日萧萧,暮钟悠悠,在寺庙里饮酒也显得十分从容”。“落日萧萧”形容夕阳余辉照在江面上,映出一片金红;“暮钟”,是指黄昏的钟声,它随着夕阳的消逝而悠扬而起。“只园”,指普宁寺,“呼酒”,指饮酒。“亦从容”说明在普宁寺里喝酒很从容,不受外界影响,反映了杜甫内心的宁静与淡定。

“时华已谢群情异,风景相将到处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昔日繁华已成过去,人们的心境都变得不同,风景依旧,但人们都感到陌生”。诗人通过对比来描绘自己的内心变化。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去,人们对世事已经感到陌生,但诗人却仍保持着一种宁静的心态。他虽然身处异地,但仍然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平静,不被外界所干扰。这种心态使他能够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美景,并从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感。

“百战谁能宽束带,平生自慰有孤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过多次的战斗谁能宽缓地束上衣带呢?只有一生坚守着忠诚的信念才能得到安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他认为,经过多次的战斗和磨难,他已经变得坚强和自信,能够坦然地面对一切。而他一生坚守着忠诚的信念,这种信念是他最大的安慰和力量的来源。

“残宵坐对寒灯尽,远思悠悠在海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坐在寒灯下,思绪飘向远方”。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夜晚的情景,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寂寞。他独自坐在寒灯下,思绪飘向远方,这种景象让他感到更加孤独和寂寞。然而,正是这种孤独和寂寞让他更加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整首诗以“落日萧萧起暮钟”为开头,通过描绘普宁寺的夜景和自己的心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身处异地,但仍然保持着一种宁静的心态,不被外界所干扰。他通过对比来描绘自己的内心变化,并通过对自己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