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身天地欲言难,故向空山戢羽翰。
雨后千林争起色,月中片石怯生寒。
更无金锁惊春梦,似有清音落暮滩。
一自边城留幻迹,陇西云树几凋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侧身天地欲言难,故向空山戢羽翰。
  • 解释: 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想要开口却又觉得无能为力的心境,因此他选择向空山收敛羽翼。
  • 注释: “侧身”表示诗人面对困境或挑战时感到自己无法置身事外或有所作为。“天地”象征广阔的空间和无边的环境。“欲言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戢羽翰”意为收起翅膀,这里比喻放下言论或表达的欲望。
  1. 雨后千林争起色,月中片石怯生寒。
  • 解释: 描述了雨后山林的色彩变化,以及月光下石质物体的冰冷感觉。
  • **注释:“雨后”描绘了一个清新湿润的场景,雨后的树木显得更加鲜活和有生机。“千林争起色”形容雨后万物复苏,色彩斑斓。“月中”指代夜晚的月光。“片石怯生寒”则表达了月光照射下的石头显得有些冷清和脆弱。
  1. 更无金锁惊春梦,似有清音落暮滩。
  • 解释: 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动荡。
  • 注释: “金锁”通常用来形容贵重、坚固的物品,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外界的纷扰和压力。“惊春梦”意味着春天的梦想被打扰,可能是指外界的诱惑或是生活的不稳定。而“清音落暮滩”则是说虽然外界环境安静(暮滩),但心中仍能听到清晰的声音(清音),这声音或许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或对生活的感受。
  1. 一自边城留幻迹,陇西云树几凋残。
  • 解释: 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足迹,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 注释: “边城”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或者是某种象征性的边界或起点。“幻迹”暗示着这些地方留下了许多虚幻的痕迹和记忆。“陇西云树几凋残”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更迭,使得原本茂盛的云树变得凋零和残破。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从对天地的感慨,到对山林、月光、声音的描绘,再到对过去和未来的反思,每一部分都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抒发,成功地将抽象的情感与具体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思考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