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青山辄解颜,况临高阁对层山。
长空独任云舒卷,故国虚凭梦往还。
烟火万家新雨霁,桑麻千里捷书闲。
年年笳鼓边头听,谁遣班生入汉关?
诗句注释:
- 安思楼成,值久雨初霁:安思楼建成时,久雨刚刚停歇。
- 一望青山辄解颜:每次望向远处的青山,都让人心情愉悦。
- 况临高阁对层山:更何况我站在高楼上,面对层层叠叠的山峰。
- 长空独任云舒卷:在广阔的天空中,任由云彩自由舒卷。
- 故国虚凭梦往还:遥远的国家,只能在梦中去追寻。
- 烟火万家新雨霁:万家烟火,在新的雨水后重新燃起。
- 桑麻千里捷书闲:千里桑麻之间,书信往来繁忙,却显得悠闲自得。
- 年年笳鼓边头听,谁遣班生入汉关:每年听到边关的战鼓和笳声,不禁让我思念那个派遣班超出使的汉朝。
译文:
在安思楼建成之际,久雨刚刚停歇。每当我放眼望去,那连绵起伏的青山就令人心旷神怡。站在高高的阁楼上,面对层层叠叠的山峰,我感到心胸开阔。广阔的天空中,任由云彩自由舒卷。遥想远方的国家,只能在梦中追寻。万家烟火在新雨后的晴朗天气里重新燃起,而那千里桑麻之地,信件往来如同忙碌的蜜蜂一般,却又显得十分悠闲自在。每逢岁末年初,我总是听到边疆的战鼓和笳声,不禁想起那位被派往汉朝的班超。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和怀古之情的作品。诗人在安思楼建成之际写下此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的交融,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历史的深情与感慨。诗中通过对山川、云雾、烽火等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未来战争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