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简何来传绝塞,支硎试展墨痕新。
流波夜逝无同调,白雪春消独少伦。
方矗嵌崟望汗漫,忽从襟袂起精神。
优游树底三人者,谁是当年太史身?
《悼司马公》
吴简何来传绝塞,支硎试展墨痕新。
流波夜逝无同调,白雪春消独少伦。
方矗嵌崟望汗漫,忽从襟袂起精神。
优游树底三人者,谁是当年太史身?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司马公的缅怀与赞颂,诗人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首句“吴简何来传绝塞”,以简练的文字揭示了司马公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吴简是古代的一种书写材料,而“传绝塞”则暗示了司马公的影响力远播至边疆,其思想和文化成就被广泛传承。
次句“支硎试展墨痕新”,则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在支硎山上,司马公的墨迹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里的“支硎”指的是地名,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墨痕新”,则表明司马公的思想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第三句“流波夜逝无同调”,表达了司马公思想与时俱进的特点。在这里,“流波”象征时间的流逝,而“无同调”则表示司马公的思想始终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第四句“白雪春消独少伦”,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司马公思想的纯洁性和独特性。白雪融化后,春意盎然,而司马公的思想却如同这纯净的白雪一样,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第五句“方矗嵌崟望汗漫”,形象地描绘了司马公高瞻远瞩的形象。其中“方矗”、“嵌崟”都是山石的形状,而“望汗漫”则形容司马公的目光如炬,洞察一切。
第六句“忽从襟袂起精神”,表达了司马公的影响深远,激励后人。这里的“襟袂”象征着人的衣襟和袖口,而“精神”则是指人的精神风貌和追求。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司马公崇高精神和伟大贡献的深深敬意。
最后一句“优游树底三人者,谁是当年太史身?”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司马公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他希望能找到那些在树下优游、思考的人,询问他们是谁,正是那位当年的太史司马公。这不仅是对司马公的怀念,也是对历史的深思。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司马公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司马公的缅怀与赞颂,诗人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